金鱼眼 第64章 手套

作坊进深并不开阔,成品皮鞋和皮具都零散的堆在里间墙边。此处的皮具成品均已完成上色涂浆,散发出一股浓烈的味道。</p>

“作坊里的皮具多以上等小牛皮为原料,光是毛皮处理就需经过去脂、鞣制、打磨、上色、压纹、抛光等多项工艺流程,制成皮鞋还需经过制作花型,手工缝制,填充鞋底,钉鞋跟等过程,若制作包、垫等皮具,则稍简单。”麦克白太太像导游一样认真的介绍着。</p>

我随手拿起一只褐色的牛皮鞋,端详起来。这手工制鞋缝制紧密、打磨光滑,上色均匀,工艺水准极高。这并不稀奇,很多欧洲知名品牌产自家族工坊,西式洋服也诞生于英国作坊。</p>

“真是精品,完全不输Burberry这样的奢侈品牌。”我赞不绝口道。</p>

“施密特先生是作坊的首席技师,若能亲耳听到这样的评价,他一定会很开心。”麦克白太太不愧具有大家之气,面对赞誉不卑不亢。</p>

“太太谦虚了,这都是您管理有方。”我对她的欣赏发自内心。</p>

麦克白太太将一双皮手套递给我,略带神秘的问道“宋律师对皮具似乎有所研究,你看看这副手套,有什么特别的?”</p>

我接过皮手套上下翻看,手套呈褐灰色,摸上去柔软细腻,戴上后舒适无比,皮质弹性足且强度高,我不仅赞叹道“真是很特别。”</p>

“说说看,哪里特别了。”门口传来一个厚重的声音。</p>

我抬头望去,走进来一个满脸络腮胡的中年男人,他个子不高,右腿似有腿疾,迈步稍嫌费劲。我朝他点头致意,礼貌的说道“你就是施密特先生吧,很高兴见到你。”</p>

施密特笑笑没说话,用手撑着身体坐到工位上,做出洗耳恭听的姿势。</p>

我傻笑着站在原地,心里琢磨着这玩意儿我哪知道,就是觉得手感特别好而已。但装腔作势的话已说出去了,怎么收场呢。</p>

正在此时,张帆从我手里拿过手套,转身对大家说道“我跟宋律师稍微学了一点,你们看看我讲的对不对。”大家的眼神自然朝他看了过去,也算是给我解了围。</p>

“传统皮手套一般采用外表皮质、内加底衬的设计,高档皮手套使用优质小牛皮,奢侈一点则用鳄鱼皮,内衬则采用棉质材料,甚至使用开司米羊绒或兔绒等皮草增加奢华度。然而,不论怎样设计都无法摆脱内外双层材质的设计,其贴合感的缺陷会影响舒适性和保温性。”张帆从里屋拿起一副鳄鱼皮手套,在大家眼前晃了晃。</p>

“只有一种动物的皮质,紧实又富有弹性,且极其细腻柔软,单层即可制成完美的皮手套,完全不需要内衬,戴上后仿佛穿上了第二层肌肤,即舒适又保暖。”张帆放下鳄鱼皮手套,重新拿起褐灰色的手套。</p>

第二层肌肤?那不就是面具吗,我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p>

张帆停顿片刻后,有些得意的说道“那就是野猪。”</p>

噗-我差点吐了出来,感情我一直贴了块野猪皮在脸上。</p>

“精彩,很专业。”施密特先生拍手称赞道。</p>

“两位律师果然是见多识广。”佩克曼在一旁也跟着鼓起掌来。</p>

我在心里暗暗的咒骂张帆,张帆看我表情,大概也能猜到我的心思,忍不住想笑。</p>

安静片刻后,张帆问麦克白太太“我有一点很好奇。这种档次的野猪皮源主要来自于非洲的埃塞尔比亚和尼日利亚,在肯迪村附近有吗?”</p>

“这就是后山捕杀的野猪身上剥下来的。”麦克白放下烟嘴,插话道“昨晚我们捕获的野猪,也是这种皮质。”</p>

“哦,那还真是少见。”张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p>

“正好说到这了,在这给大家透露个情况。”麦克白走到作坊中央,表情凝重的说道“昨晚我们捕获的野猪,并不是几天前伤人的那只,所以大家仍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晚上不要轻易出门。”</p>

“啊……”</p>

“怎么会这样……”</p>

“到底有多少只……”</p>

房间里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看得出大家对野猪扰民之事甚是担忧。</p>

我心里嘀咕道,难怪昨晚村长神情严峻的禁止我们再次出门,想必是晚上检查猎物时发现此野猪非彼野猪。那昨晚窗户边的黑影是野猪吗?想想是有可能的。</p>

当然,野猪不是眼下我们的工作重点,我迅速回到工作状态中“施密特先生,我能问你几个问题吗?”</p>

施密特正准备干活,听我这么问,便转过身来,面带不理解的表情“问我什么?”</p>

“施密特,宋永律师只是询问一下古画失窃的情况,你知道什么就告诉大家。”麦克白拍了拍他的肩膀。</p>

“你问吧。”施密特看在村长面子上勉强答应配合,但仍是一脸的不高兴。</p>

“请问今天上午你和你的妻子都在工坊干活吗?”我示意张帆做记录。</p>

“没错。”</p>

“几点到几点?”</p>

“记不清楚了,大概是8点到12点吧。”</p>

“中间你或者你的妻子离开过工坊吗?”</p>

“离开过。”施密特不假思索的回答道。</p>

“那你们…”我正在考虑措辞,佩克曼迫不及待的问道“你们去干嘛了?”</p>

“去屋顶取皮具。”施密特面无表情。</p>

“去屋顶?”我有些不解。</p>

麦克白太太解释道“工坊皮具上色后,需要放到屋顶上通风曝光,这是施密特妻子的重要工作之一。”</p>

“我腿脚不便,我夫人上房顶,我在下面接应。”</p>

“是工坊的屋顶吗?”我问道。</p>

施密特显得有些不耐烦,瞥了我一眼,提高音量说道,“当然不是,这间屋子屋顶能放东西吗?”。说完后他自觉态度不合适,又解释说道“村西头有个储藏室,那儿原来是个马厩,我们把皮具搁在顶上。”</p>

“什么时间去的,大概去了多久?”</p>

他想了想,回答道“大概十点左右离开的,我到那儿时教堂钟声刚敲响,一个钟头后回来的。”</p>

“这么近取东西,需要一个钟头?”佩克曼又插嘴道。</p>

“你去试试。”施密特没好气的说道。</p>

“那不打扰你了,施密特先生。”我赶紧致谢,终于可以结束这稍显尴尬的对话了。</p>sxbiquge/read/63/63606/ )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