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巷。</p>
陆阿嬷手里搭块布料走到后廊。</p>
白天,后廊光线好,天气也不错,最适合裁衣做新服了。</p>
世道是变了,很多人不再找裁缝做衣服,直接商场买新的,更多年轻人压根就在网上下单了。</p>
不过陆阿嬷手艺很好,目标客户群就是附近上了年纪的街坊邻居,这么多年,糊口是完全没问题的。</p>
放下布料,歇了会,陆阿嬷准备动工了。</p>
拿着剪刀的手忽然顿住。</p>
“那个老头子,有点眼熟呀。”她自言自语。</p>
努力回想了下。</p>
刚刚,跟仨个外来客打个照面。个个都气度不凡,尤其当中那个上年纪的老头子,一看就是海外归国游子。</p>
头发全白发,脸上有皱纹,但精气神相当不错。</p>
那双眼睛……</p>
陆阿嬷微仰着头,看着蓝天白云苦苦思索:“愣是在哪见过。”</p>
在哪呢?</p>
她轻轻敲敲头:“瞧我这记性……”</p>
老喽,记忆力减退了,明明眼熟的人,就是想不起在哪见过。</p>
“算了。”也许是个无关紧要的人,陆阿嬷便低头动手开始裁衣</p>
附近桂华小区的老友托她做一件秋装。</p>
布料稍厚,还要带点款式,不能太落伍了,但也不能太花俏。</p>
陆阿嬷手边有现成的适合中老年客户的款式。</p>
剪刀再次停下。</p>
陆阿嬷脑海中灵感一现,吃惊:“不会是他吧?”</p>
而后又自我否定:“不可能吧?”</p>
陆阿嬷扔下剪刀和做到一半的布料,匆匆出门。</p>
略想了想,陆阿嬷走进对门丁婆婆的店。</p>
丁婆婆没有在前店,于微时看着店,趴在柜台上练习画符呢。</p>
“陆阿嬷,你来了。”</p>
“丁婆婆呢?”</p>
“姨婆婆有事出门了,很快就回来。你坐。”</p>
“好。”陆阿嬷从善如流坐下。</p>
于微时给她倒了杯茶水,笑问:“陆阿嬷,你有事吗?”</p>
“有。”陆阿嬷心事重重:“这事,跟你没法说。”</p>
“哦。”于微时不追问了,低头画符。</p>
陆阿嬷坐不住,又站起来,想出门,又犹豫了。</p>
于微时从眼睫毛下抬眼瞅她。</p>
陆阿嬷嘴里念念有词:“不行,这事还没确定,跟别人说没用的……”又转圈:“怎么会是他呢?我还以为他们家都死光了?”</p>
“谁呀?”于微时好奇问。</p>
陆阿嬷一愣,摆手:“你不认识的人。”</p>
于微时又‘哦’一声。</p>
正在陆阿嬷六神无主时,丁婆婆回来了,淡淡打招呼:“陆阿嬷来了呀。”</p>
“哎呀,丁婆婆,你可回来了。过来过来。”陆阿嬷扯着丁婆婆进到后院。</p>
丁婆婆莫名其妙:“什么事呀?”</p>
于微时停笔,抿嘴想了想,偷偷笑着跟过去,躲在门槛边听后院动静。</p>
“容家,你还记得吗?”陆阿嬷激动:“就是你刚搬来那会,桂花巷不是在拆容家大院吗?”</p>
“对,是有这么一回事。”丁婆婆点点头。</p>
她刚搬到桂花巷时,占据巷道面积的是容家大院。</p>
因为是资本家,又潜逃海外,历史遗留问题不清不楚,且大院自从住了老百姓后,脏乱差,每天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吵闹不休,所以当年的官方就主张将容家大院拆了,然后规划成现在桂花巷的模样。</p>
“我今天,好像看到当年的容家少爷,回来了。”</p>
丁婆婆很平静:“回就回吧。他们家,当年不是大多数逃去海外了吗?”</p>
这个事,丁婆婆听老街坊提过,她本人没见过容家的人,从来没打过交道。</p>
“可不得了,他不会是来算旧账的吧?”陆阿嬷担心:“原来桂花巷这一带,可都是容家的产业呀。”</p>
“那怎么可能?”丁婆婆笑她杞人忧天:“这都新社会了,他还敢算什么旧账?就算要算旧账?有地契吗?产权也到期了吧?”</p>
陆阿嬷叹口气:“想当初,我们家还跟他们家帮佣做下人的活计呢。”</p>
丁婆婆稍稍有点兴趣,问:“你们家,当年……”</p>
“嗯。”陆阿嬷长长叹:“我姆妈,当年在容家做洗衣的活计,我那时还小,也去过容家大院几次。不过都在后院那一块。偶尔也见过几回容家少爷小姐们。”</p>
于微时探出头,笑问:“少爷小姐们,是不是跟电视里演的那样?”</p>
陆阿嬷苦笑:“一样也不一样。少爷们还算和气,从来不瞪眼骂人。倒是小姐们骄横的不得了,有几回,我姆妈还无端被骂……”说到这个伤心旧事,陆阿嬷面色十分不好了。</p>
“对不起。”于微时忙转移话题:“陆阿嬷,你今天见到的,是哪位少爷?”</p>
“是小少爷。当年,还不到二十岁。还在洋人办的学堂念书,听说成绩很好的。有时下学到我姆妈后院那块,还会发糖给我们。”陆阿嬷认真回想了下,肯定:“是他。老了,不过五官还是没大变样。”</p>
于微时笑嘻嘻:“这叫海外游子,荣归故里吧。他刚刚来过呢?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呢?”</p>
在她记忆里,海外游子回故乡,怎么也得有一定的排场吧?怎么就这么静悄悄的呢?</p>
“哦,我看到,他就带着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东张西望的,打了个照面,然后去看桂花树了吧?”陆阿嬷感叹:“桂花巷都变了,只有两棵桂花树没变啊。”</p>
‘叮’于微时头脑里忽然亮了下。</p>
容家,桂花树?</p>
她急忙问:“陆阿嬷,桂花树,早先是不是种在容家后院?”</p>
“是呀。”陆阿嬷形容:“早年呀,这桂花巷大半都是容家的地盘。那两棵桂花树,也不是容家种的,很久就有了。只是他们家修房子时,把桂花树圈到后院而已。”</p>
于微时看向丁婆婆。</p>
丁婆婆也看她一眼,好像明白什么了。</p>
“陆阿嬷,你还记得,当年容家是怎么逃到海外的吗?是一夜之间,还是慢慢搬家?”</p>
陆阿嬷默然了下,边想边答:“那时,到处打仗,没一天安生的。忽然有一天,说外头的兵要打进来了,传的闹哄哄的。城门都关了,穷人出不去。倒是富人,听说使了钱,还是偷偷跑了不少。容家的话,我隐约记得,传闻起来时,就一直在搬家。每天好几辆小车送走小姐少爷们……”</p>
“容家老爷呢?”</p>sxbiquge/read/64/64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