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祸害 第1203章 最坏的打算

吴山在房间换过居家服,如同往常般前往后花院的凉亭喝茶。由于已经是夏季时分,故而离天黑还有段时间,此刻的天空是红霞满天。

“小婿见过岳父大人!”

林晧然一直在这里恭候,显得规规矩矩地施礼道。

吴山一如既往地敛着那张充满刚正的脸,对于林晧然出现在这里丝毫不意外,坐下之后抬起手淡淡地说道:“坐吧!”

既是师生,又是翁婿,且在官场拥有着一定地位的差距,令到二人已然有着明显的上下之分。

管家深知吴山的习惯,第一时间给这对翁婿送来了茶水。

林晧然对吴山一直保持着尊重,在对面的石凳坐下,脸上露出了忧心忡忡的神色,便将今天到访严府的经过全都说了出来。

面子使然,他并没有将当时心中的震惊说出来,亦没有对事件进行添油加醋,只是很客观地将事情的经过进行叙述。

吴山喝着茶静静地听完,接着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道:“严阁老的岁数是太大了,实质他去年就已经想退下来。现在事情到了这一步,特别是皇上都已经进行了表态,估计他确实是想要全身而退了。”

虽然严嵩和徐阶这么快达到合作亦是让他感到意外,但却没有过于震惊,毕竟很多事情都有了先兆,且二人合作亦符合他们两方的利益。

林晧然没想到吴山如此平静,当即担忧地提醒道:“岳父,现在没有严党帮我们这边消耗和牵制徐阶,徐阁老上台第一件事,恐怕是要针对我们了!”

“确实会如此!徐阁老很爱惜自己的名声,应该跟严阁老有所不同,会尽量争得文武百官的支持。我的声望确实过高,恐怕是不会被他所容!”吴山轻呷了一口茶,轻轻地点头道。

林晧然看着吴山清晰地看到这一点,悬着的心是放下来大半,当即认真地询问道:“岳父,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先看看吧!若是徐阁老真能让这天下大治,我告老还乡亦是可以的!”吴山将茶盏放下,一副很豁达的模样答道。

这些年朝堂的明争暗斗,他一直看在眼里,却是感到了疲惫。现在碌碌无为的严嵩父子被除,若是徐阶真能令这个朝堂焕然一新,那他倒甘愿成为一个政治争取中的牺牲品。

“那我怎么办呢?”林晧然的眼睛一瞪,却没想到这个岳父已经生起了这个心思,当即打起感情牌装着委屈地道。

虽然他早知道岳父不是那种贪婪权势的官员,但他现有跟着这位岳父绑在同一架战车上,一旦吴山去职,那他的处境肯定不会好到哪里。

别看徐阶对谁都一副亲切的面庞,但这种人做事更能阴狠。不说将来如何对付自家孙女,单是在毁堤淹田一案上,便已然能看到几分狠劲。

吴山睥了他一眼,显得有条不紊地分析道:“你是皇上御赐的文魁君,在广东做下如此的政绩,还有着剿灭倭寇的战功,且这些时日将顺天府治理的情况亦是大家有目共睹。你只要收一收你的野心,哪怕徐阁老再看不顺眼你,亦不可能逼你罢官,顶多将你外放督抚!”

林晧然的官阶已经摆在这里,且顺天府尹的地位历来比较特殊,若是朝廷对他进行外放的话,有且只能够是督抚。

“岳父大人,若是再被外放地方的话,那小婿的前程怎么办啊?”林晧然显得很不甘心,当即想要搏同情地哭诉道。

吴山一眼便看穿他的小伎俩,认真地说教道:“你就是野心太大了!以你现在的年纪,纵使外放地方担任督抚,只要再熬个五六年,纵使徐阁老还在任上,他亦得将你调回六部出任侍郎!”

如果以前的林晧然,徐阶还能进行无休止的打击,但现在的林晧然早已经羽翼丰满。纵使徐阶亦只要压得了一时,而压不了一世。

林晧然看着铁石心肠的岳父,嘴巴不由得泛起苦涩。

对于很多官员而言,这种官途已经是“平步青云”,但他却并不想再到地方任职,更别说到地方呆上整整五六年的时间。

封疆大吏听起来很好听,但在大明官场之里,跟犯人流放差不了太多。像胡宗宪在地方干得如此出色,为东南的安宁做出了如此丰功伟绩,结果却比不上“青词四相”的几篇青词文章。

在他的职业规划中,根本没有外放这一条。他无论如何都要留在京城,等到积攒足够的“三品资历”后,再往上爬一爬。

“我是说先看一看,若是徐阁老跟严阁老是一丘之貉,我是不会轻易认输的!”吴山不忍看到林晧然如此沮丧,当即进行宽慰道。

林晧然暗暗松了一口气,这个岳父总算没有糊涂到底,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袖子中取出一份奏疏道:“岳父大人,今日我找严阁老原本想要商量这事的,但却找不着合适的时机,此事恐怕还得劳烦你来推动了。”

“这是什么东西?”吴山接过那一份奏疏,显得疑惑地道。

“小婿上次跟你商量过的盐政改革!”林晧然抬头望着吴山,显得认真地答道。

吴山原想要翻开那份奏疏,闻言便是停住了,显得疑惑望着林晧然道:“这个时候?”

“这个时候推动最合适!”林晧然迎着吴山的目光,若有所指地答道。

吴山看着林晧然自信满满的模样,虽然不知道林晧然的葫芦里卖什么药,但还是点头应承了下来。

虽然这个女婿确实野心过重,但亦是一个真正做事的人。在外放广东期间,不仅让地方百姓得到了实惠,更让朝廷增加了财政收入。

现在他突然拿出这一个事情,恐怕又想要借这个事情搞什么动作,显然是不甘心被徐阶轻易外放地方。

实质上,他从翰林院一路熬过来,认认真真地学得一身治国之道,他又何尝不想展平生之所学,为国为民做一些实事呢?sxbiquge/read/16/16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