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第1280章 胤禔毙命

康鸡陷入昏迷之后的两天,飞天邪物的数量大为减少,这让胤禔非常高兴。</p>

说明此前自己所采取的策略行之有效,蛮夷毕竟是蛮夷,根本不懂甚子兵法韬略。</p>

待多路出击的大清王师收获颇丰之后,便可让蛮夷自食恶果了。</p>

然而到了西历二月十一日清晨,情况在短时间内就变得急转直下了。</p>

侦骑来报,五十里外发现了蛮夷大股骑兵,兵力不少于十万。</p>

这则消息不禁让胤禔紧张起来,他还不清楚蛮夷的真正目的。</p>

皇阿玛虽然有些恢复了神志,但身体却非常虚弱,不便跟随大军转战他地。</p>

将皇阿玛留在原地,那肯定不是明智之举,除非己部为保护皇阿玛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p>

经过与索额图和明珠等人的商议之后,胤禔决定在原地与蛮夷较量一番。</p>

预计对方的兵力也就在十至十五万左右,王师至少拥有两倍于蛮夷的兵力。</p>

若是拼杀不过,再行撤兵亦不迟。</p>

在此之前,胤禔遣人将皇阿玛转移到距离预定战场大约两里地的二线位置。</p>

若前方取胜,则无需再行转移,否则可以让卫队提前保护皇阿玛撤离此地。</p>

过了中午,远方出现了一条黑线,若是趴在地面倾听,便可能感到大地都在震颤。</p>

胤禔将本部人马分为左、中、右、后这四路,前三路各十万人,后路为四万, 留下一万最为精锐的八旗两黄旗来保护皇阿玛。</p>

作为防御的一方, 胤禔也不是只有匹夫之勇,先让手下汉军将小佛郎机与铁桶炮卸下, 安放在合适位置,用来伏击蛮夷。</p>

凡擅用火器者,尤其是伴驾出征的汉军,非策马冲杀的纯正骑兵, 亦可无需骑马迎战蛮夷, 皆可配合火炮御敌。</p>

让这些部下使用火器频繁射杀蛮夷,比一次性的冲杀其实要更加妥当,能给敌军造成更大杀伤。</p>

火力点兵士皆可挖坑,砍下周遭树木, 堆垒石块作为掩体, 用以抵御敌骑之冲杀。</p>

这些部署不是没用,但在规模空前的轰炸面前,就显得有些乏力了。</p>

为了掩护阿尔芒与利奥波德所率领额二十万盟军骑兵, 蒂雷纳拿出了自己的家底。</p>

命令两百余架战机提供空中掩护,在己方骑兵抵达战场之前,先将对方的临时阵地炸个稀巴烂再说!</p>

一时间,天空里出现的“信天翁”战机几乎多到能够遮住太阳的地步。</p>

八百余枚航弹像巨型冰雹般砸向地面,让胤禔的部队再次尝到了空袭的苦果。</p>

这次不同于上次定点清除行动,浩浩荡荡的法国空军机群对地面目标实施了地毯式轰炸。</p>

紧接着便在战场上空盘旋起来,进入了更为疯狂的扫射模式,等于让法军骑兵部队凭空多了两百余挺机枪。</p>

清军的炮位被天上的法军飞行员尽收眼底, 很少有幸免遇难的, 基本上都被照顾到了。</p>

在盟军骑兵部队开始进攻之前,胤禔给对方准备的战场已经被搅和成了一锅粥。</p>

胤禔不敢相信, 他的三十四万大军, 就被天上的这么点玩意给生生搅乱了。</p>

毕竟没有哪个将领能保证麾下人马在挨打的情况下也会一动不动,不然就这被打死了。</p>

“发信号弹, 让三军进攻!”</p>

情急之下, 胤禔急中生智, 想到只有把两军搅和在一起, 进入混战的状态,天上的邪物才不好下手。</p>

“大清勇士们, 冲啊!杀光蛮夷!”</p>

看到腾空而起的信号弹之后,诸将也明白了大阿哥的心思, 纷纷命令麾下将士向敌军冲杀过去。</p>

等双方相聚不到十里的之后,盟军这边反而不着急进攻了,列好队形在静候对方上门。</p>

按照总司令蒂雷纳的要求,阿尔芒此番还携带了不少“特殊骑兵”。</p>

那就是机枪手和炮兵,他们携带了机枪、迫击炮、小型加农炮。</p>

一旦出现现在这种状况,他们这些人就派上大用场了。</p>

在土丘上架好火炮与机枪,找准目标便可以等候开火的命令了。</p>

阿尔芒一直在等待对方进入半英里的距离再行下令,提前曝露己方火力是不明智的。</p>

“打红色信号弹!”</p>

这是火炮和机枪开火的命令,他倒是很期待这些武器能够射杀多少鞑靼骑兵。</p>

旋即炮火大作, 枪声密集,但目标距离太远, 精度变得很低,难以彰显这方面的优势。</p>

清军骑兵则不顾对方的炮火,策马奔驰起来, 距离蛮夷越近,获胜的几率就越高。</p>

最起码两军厮杀起来,就省着被天上的邪物给鞭打了, 不然会更加难受的。</p>

“啊……”</p>

进入一百丈的距离之后,清军骑兵纷纷惨叫连连,中弹坠马,甚至连人带马都被炸飞起来。</p>

众人想到蛮夷所持火器较为凶悍,但没想到能凶悍到如此地步,已经让他们感觉有些吃不消了。</p>

凡是没有被厚甲保护到的部位,都可能被子弹打穿,这就等于参加了一次极其危险的死亡冲锋。</p>

一些年长的家伙不禁想到了自己年轻时在对付蛮明军队时所面临的场面,那几乎跟眼下相差无几。</p>

不同于此前打败过的蛮夷,当面之敌火力甚强、甚猛、甚为犀利,能将己方精骑连片放倒。</p>

清军也没闲着,一旦进入弓箭的射程,八旗兵与檬古骑兵便悉数张弓搭箭,向对面射过去。</p>

法军骑兵都是重甲护身倒还好,利奥波德所率的联军部队就惨得多了, 尤其是那些预备役骑兵, 短时间便死伤高达两三千人。</p>

等双方距离达到两百英尺左右, 混战已经不可避免了,阿尔芒命令骑兵开火之后,便让己方部队投入反击作战。</p>

盟军骑兵部队借助山坡形成数排的队列,能够像步兵一样实施密集的排枪战术。</p>

在对方全速冲刺的情况下,排枪也就只能用两次。</p>

头一次距离太远,根本就打不死多少人。</p>

靠的就是后一次,近距离的齐射。</p>

在冲锋之前的这次齐射,加上火炮与机枪,几乎当场放倒了近万猎物。</p>

加上被绊倒的数量,总数接近两三万之巨,也给盟军骑兵反击创造了一点优势。</p>

盟军以热兵器为主,但长矛、花剑、钉锤都是标配,一些骑兵甚至会携带弩箭与战斧。</p>

法军是标配前三样的,长矛还能充当担架的棍子,钉锤是近战破鞑靼重甲的不二之选。</p>

利奥波德的联军部队的装备就比较落后了,基本上把能搜集来的武器都带上了。</p>

阿尔芒视察过联军骑兵部队,居然在里面发现了粪叉……</p>

考虑到利奥波德的处境,他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p>

若论火器,大清王师或许不如西方诸国。</p>

但比较冷兵器近战,那就完全不怵对方了。</p>

可有一点,是胤禔没有考虑到的,那就是法军骑兵全部装备了左轮步枪。</p>

阿尔芒让利奥波德的部队去扛住对方的冲锋,法军骑兵则在后排,对混战时的敌方目标逐个射杀!</p>

一般来说,一次装弹六发,能够毙伤一到两个敌人。</p>

看似是不多,但五万人都这么干,那就非常可怕了。</p>

混战之初,利奥波德的联军部队有些抵挡不住对方的猛冲。</p>

很多鞑靼骑兵都穿透了联军的防线,向后排的法军直接冲了过来。</p>

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几十发子弹打成马蜂窝!</p>

等清理完冲杀过来的敌人,阿尔芒才下令法军向前推进。</p>

凡是视线里够得着的目标,除了敌方将领之外,一律予以射杀,不需要考虑其他。</p>

将领也不是不能杀,对方真想死的话,己方也就没必要让他继续活着了。</p>

此前被飞天邪物曝打一顿之后,胤禔只能投入战场的骑兵数量不足三十万。</p>

其实并不比盟军多太多,至多拥有一点五倍的兵力优势,但被飞机、机枪、火炮给抵消掉了。</p>

盟军在火力方面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来之后,清军就陷入了全线被动状态。</p>

先使用中路围攻、两翼包抄的战术都不可能成功,天上的飞机就盯着下面。、</p>

飞行员发现鞑靼骑兵正在偷偷溜边迂回己方,便会冲下来一顿扫射。</p>

哪怕机内的燃油消耗光了,只要地面打赢了,在战场迫降也是可以的。</p>

骑兵部队也携带了战机所需的备用燃油,能够确保这方面的供给。</p>

如果只能实施硬碰硬的战术,那清军就完全不占优势了。</p>

因为盟军用火力优势便可以顶住清军的正面强攻,还能用战机在头顶不断杀伤对方的后排骑兵。</p>

位于后排的清军八旗兵想开弓放箭,用曲射的法子来射杀对方,也要担心来自头顶的威胁。</p>

混战半小时之后,胤禔投入战场的大约三十万人,仅剩下不到一半。</p>

胤禔见状不得不下令收兵撤退,否则有全军覆没的危险。</p>

同时遣人通知索额图与明珠,要带着皇阿玛提前撤离。</p>

阿尔芒与利奥波德当然不会轻易放过这股鞑靼主力,立刻下令全线追击。</p>

如果清军还在战场上与对方僵持,肯定比掉头跑路的损失速度要慢一些。</p>

一旦撤退,就意味着自己的后背要面向敌人,被射杀的风险陡增。</p>

战至天黑,胤禔所能收拢起来的人马仅有不到五万人。</p>

当然,作为大阿哥和皇位继承人,胤禔对此次落败,也有充足的理由。</p>

那就是蛮夷耍赖,骑兵交锋居然是用火炮与连发火枪,否则大清王师必然能够取胜。</p>

现在说啥都晚了,败了就是败了,没有后悔药可吃。</p>

一次损失三十万人,这算是开天辟地第二回了。</p>

第一次就是不久之前,由察尼那个蠢材创造的……</p>

胤禔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步了察尼的后尘,不过主要是为了保护皇阿玛,这是有情可原的。</p>

接下来该当如何是好,胤禔只能询问明珠与索额图的意思。</p>

还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向西去与此前西征的诸部汇合,另一个则是掉头自行返回本土。</p>

前者比较稳妥,后者较为危险。</p>

明珠与索额图都怕担责任,只能由胤禔来圣裁。</p>

掉头向东很有可能自投罗网,即便不是这样,也会面临蛮夷骑兵的围追堵截。</p>

想了半宿之后,胤禔便下令所部在天亮之后继续向西转进……</p>

这个命令倒是没错,因为在休息了一宿之后,盟军骑兵在飞机的掩护下,依旧在追杀败逃的猎物。</p>

大破三十五万鞑靼骑兵固然可喜,然而阿尔芒与利奥波德在知晓鞑靼皇帝就在阵内之后,便觉得可以将其生擒或者击杀了。</p>

那将一举扭转中欧的战局,更可能让清国由此转衰,盟军便可集中兵力对付南边的奥斯曼了。</p>

不过二人也担心另外一方面,那就是有七八十万鞑靼骑兵在决战之前便已经去袭击南德以及法国、瑞士、威尼斯等地了。</p>

在南德地区至少还有六十万鞑靼骑兵,盟军骑兵经过一场血战,短时间内已经无力再与对方进行第二次决战了。</p>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鞑靼皇帝所率的残部与其他清军汇合,那么盟军就不得不掉头撤回慕尼黑了。</p>

虽然很可惜,但己方的实际状况就是如此。</p>

不能因为急功近利而忽视这方面的问题,否则必将迎来一场惨败。</p>

阿尔芒是在明帝国学习过的,不然眼下肯定跟利奥波德一样,执意追击敌军残部。</p>

二人经过反复协商,最终决定实施有限度的追击,遇到鞑靼大部队,己方就要折返。</p>

第二天,法国空军继续大规模出动,不过战机数量仅有百余架。</p>

原因就是昨天出动的战机不少都发生故障,必须立刻进行检修。</p>

凡是引擎能够正常工作的,都被派到了战场上空,负责支援地面部队的追击行动。</p>

“轰~!”</p>

“啊……”</p>

在一枚航弹触地曝炸后,胤禔惨叫一声坠马。</p>

如此惊悚场面将周遭的侍卫吓得半死,急忙勒住大阿哥的坐骑。</p>

待将大阿哥搀扶进树林之后,发现面部中弹的大阿哥已经没了呼吸。</p>

对明珠与索额图来说,如此结果等于是晴天霹雳。</p>

皇上刚刚苏醒,大阿哥就断气了,自己如此向皇上交代啊?</p>

万一皇上再被丧子之痛给自己个好歹,自己不就成了大清的千古罪人了?</p>

“唤胤禔来,朕有话说!”</p>

“禀皇上,大阿哥正在联络此前西征诸部,准备与其汇合,再行返回本土!”</p>

“何时能来见朕?”</p>

“这……”</p>

索额图不敢回答,也没法回答,只能偷眼望向明珠。</p>

“爱卿可在故意欺瞒朕?”</p>

“奴才不敢!”</p>

“明珠!你说!”</p>

“……奴才……亦不知!”</p>

“是不知,还是不敢说实话?”</p>

康鸡虽然体虚,神志也有些恍惚,但脑子还能集中大约一盏茶工夫的注意力。</p>

“奴才……”</p>

“照实说!”</p>

“奴才万死不敢!”</p>

“若言语有冒犯之处,朕恕你无罪,且全家可免罪!”</p>

“奴才……”</p>

“直言!”</p>

“是!大阿哥……”</p>

“如何了?”</p>

“适才……战……战……战……殁!”</p>

“咳咳!你可是说大阿哥……战殁?”</p>

“奴才万死!”</p>

“……”</p>

此言对康鸡来说还真是犹如五雷轰顶一般,顿时昏厥过去了。</p>

索额图与明珠都知道胤禔是皇上着重培养的子嗣,此前已经传位于其了。</p>

如今大阿哥却走在了皇上的前面,可谓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了。</p>

胤禔是最出色的儿子,怎能不让皇上心如刀绞啊?</p>

二人也没想到会突然发生这等事情,完全措手不及。</p>

大阿哥的尸体已经凉了,只能先遣人打造一副棺椁。</p>

究竟是就地掩埋,还是迅速送回本土,还得等皇上苏醒之后再行圣裁。</p>

苏醒之后的康鸡面如死灰,一语不发,心里无比难受,连稀粥都喝不下。</p>

长子没了,那么皇位的首席继承人就变成了小胤禔两岁的次子胤礽。</p>

次子比长子的才学稍逊,不过有诸位辅臣扶持,日后应该也不会成为昏君。</p>

若是自己无法返回本土,也只能由暂时监国的胤礽继位了。</p>

想到这里,康鸡便要回了此前由索额图与明珠保管的两份圣旨。</p>

又重新写了两份,以免其中一份丢失,以致在传位上出现差池。</p>

第一个接报迅速率部返回的是鄂海,得知大阿哥战殁,立刻跪地放声大哭起来。</p>

他本想着奉命戴罪立功,结果没想到大阿哥却先走一步。</p>

更要命的是,皇上没了长子,岂不是会将怒火发泄到他这样的败军之将的身上?</p>

哭得哀凉一些,起码还能博得皇上的同情吧!</p>

兴许有用,眼下也只能如此行事了。</p>

康鸡现在心里很乱,也没心思继续西征了。</p>

派人通知各部能打便打,打不了便可率部折返。</p>

手里有二三十万人,康鸡便打算提前班师回朝了。</p>

此番西征损失七十万大军不说,还折了长子,可谓得不偿失。</p>

即便没损失七十万人马,胤禔的离去,也会让康鸡心痛不已。</p>

劫掠来的再多的人畜与财宝,也无法让长子起死回生。</p>

待三天后与郎坦所部汇合,康鸡便迫不及待地下令经奥地利返回本土了。</p>

阿尔芒与利奥波德对于没有抓获那条最大的鱼很是不甘,可也只能收兵撤退。</p>

不过能取得第四次对鞑靼作战的胜利,尤其是消灭敌军数十余万,还是让两人高兴不已。</p>

但这并不能算是此次战役结束的标志,根据飞行员的报告,在南德地区还有数十万鞑靼骑兵。</p>

可能在入夏之前,对方都不会轻易离开这一地区。</p>

蒂雷纳只能在己方骑兵撤回慕尼黑修整大概一周之后,再次命令使用多路出击的办法来消灭各地的鞑靼骑兵。</p>sxbiquge/read/10/10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