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悲情扈三娘 第309章 再品宋画流汗泪

309再品宋画流汗泪</p>

大金刚建国(1115年)的时候特别穷,用今天的话说GDP排在“世界”末位。当时的排序为:宋、辽、西夏、大理、大金。金当时连宋的一个零头都不够。后来,金灭了辽,一下子上升到第二位,可跟宋比起来,还是远远不如。“靖康之难”后,发生了大逆转,金升为第一。当然,不是他们创造出来的,是抢来的。</p>

面对着堆积如山的财宝,完颜晟乐得好几天没睡好觉,登记造册之后,全都收藏起来。他最喜欢的还是字画,就把从宋皇宫抢来的好字好画在他的上书房展览,看画的除了他,还有同样爱好汉学的国相完颜希尹。</p>

这个完颜希尹可是秃爪子上鸡窝——不简单(捡蛋),大金国第一才子,会好几门外语。汉语、契丹语、大理语等无所不精。</p>

开始,女真人没有文字,就是这个完颜希尹仿照汉字楷书,参照契丹文而创制了女真大字。后来,又经过改造“进化”为女真小字,也是仿照汉字和契丹字的偏旁创制而成。</p>

女真文也属于表意文字,跟汉字如兄弟似的。笔画也有横、直、点、撇、捺。 书写自上而下,从右向左换行。</p>

完颜希尹小心翼翼地展开一个画轴,一看画名为《听琴图》——</p>

画面正中一枝苍松,枝叶郁茂,凌霄花攀援而上,树旁翠竹数竿。松下抚琴人着道袍,轻拢慢捻,另二人坐于下首恭听,一侧身一仰面,神态恭谨。画上仅用松竹石表示庭院环境,悠扬的琴韵似在松竹间流动,构图凝练平衡,人物神态刻画细致传神。</p>

“这个弹琴的黑衣人好像是赵佶?” 完颜晟说。</p>

“八九不离十。陛下,你看这里有双龙小印,听琴图三个字也是瘦金体,很可能就是赵佶画的。” 完颜希尹一边看一边说。</p>

“这个赵佶呀,写字,画画那可都是一流的,可当皇帝实在是差了点劲儿!”</p>

“要不,怎么能灭国呢!”</p>

完颜希尹又展开一幅画,是《千里江山图》。二人眼睛一亮,如小偷似的,发出了贼光。</p>

这可是一幅大画——</p>

纵51.3厘米,横1188厘米,绢本大手卷,青绿设色。画面上江水浩荡,浩渺天际,应是南方水色;而群山起伏,略少平原,危峰高耸,巉岩断崖,却是北方山景。构图上充分运用“平远”、“高远”、“深远”的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山石则以大青绿设色,也就是在勾皴后,先以赭石铺底,然后上石青石绿,层层叠加。石青石绿是矿物颜料,本来覆盖性就很强,经层层叠加,质感凝重,与整幅画的墨青、墨绿基调浑然一体,鲜艳而不媚俗。</p>

“漂亮!”完颜晟拍案叫绝。</p>

“小偷挨打——贼漂亮!” 完颜希尹几乎尖叫了。</p>

“寒冬腊月穿裙子——美丽动(冻)人。”</p>

“佳人冰上裸奔——美得要了命啦!”</p>

二人怎么也琢磨不透,这画是怎么画出来。</p>

完颜希尹又展开第三幅画,就是那名震天下的《清明上河图》,一千多个小人(至今还没有定数),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二人看傻了。</p>

三幅画看完,二人面面相觑,对大宋的书画艺术肃然起敬。</p>

“立宣道君——” 完颜晟大声叫着</p>

以完颜晟和完颜希尹的艺术造诣,他们还不能完全欣赏,得找个高人给他们上一课。此时,他们作为侵略者的优越感一点也没有了。</p>

赵佶得旨后,急匆匆赶来,看见自己心爱的画全到了完颜晟的书房,一下子脸红脖子粗,汗流颊背,痛哭流涕。</p>

“我的画,我的画,我的画,你们也都给抢来了?太不象话了!” 赵佶的口气完全是质问,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亡国之君,是一个阶下囚。此时此刻,他就是一个热爱书画的大艺术家。</p>

“你们,你们的水平跟本就欣赏不了啊!” 赵佶仍然大喊大叫。</p>

“所以,我们请道君来给讲一讲。” 完颜晟没有生气,因为知道他是真性情的流露。</p>

完颜希尹笑了笑说:“道君,我们大金陛下特别爱好汉学,更喜欢你们宋人的字画,放在这里你就完心吧,决不会被水淹了,也不会被火烧了,也不会被耗子咬了。倒是留在汴梁乱哄哄的,会把这些好东西糟蹋了。”</p>

一席话提醒了赵佶,他明白了自己此时此刻的身份。说得好听一点是“昏德公”,难听一点是“阶下囚”,再难听一点是“罪犯”。</p>

“道君,这《清明上河图》是谁画的?” 完颜晟很客气地问。</p>

“他叫张择端,原来就个赶大车的,喜欢画画,我就把他招画院来画画。” 赵佶从内心深处升起一股自豪感。</p>

“画上有多少人?”</p>

“1643人。”</p>

“动物呢?”</p>

“208只。”</p>

“张择端人在哪里?”</p>

“我也不知道。”</p>

“张择端绘画水平在你们那里属于什么水平?”</p>

“中等略偏下。”</p>

“宋绘画水平谁最高?”</p>

“皇帝里我画得最好,臣子中李唐画得最好。”</p>

谈起绘画赵佶侃侃而谈。完颜晟有点半信半疑。</p>

“这里有李唐的画吗?” 完颜晟又问。</p>

“找找看。”赵佶开始找画。</p>

找了半天,只找到李唐《清溪渔隐图》,并非他的代表作,心中暗喜。</p>

完颜晟看那画,不过是绿树浓覆,坡泥湿翠,溪水湍流,前端有一村翁垂钓江苇间。觉得太简单了,一点也觉得好。</p>

“我觉得这画跟《清明上河图》比差远了。” 完颜晟看了两遍,肯定地说。</p>

“张择端画的属于界画,只要有耐心我画院中的画家,有几十个能画出这个水平。李唐的这画则不同,写实中更注重写意,咫尺千里,画在意外,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看张择端的画,让你喜欢走入红尘;看李唐的画,让人产生走出红尘的意愿……”赵佶毫不客气地说。</p>

完颜晟点上点头,又摇了摇头。</p>

“道君,请画一幅画。” 完颜晟半是命令,半是请求。</p>

“今天真的没心情画,画出来也不会好!想看好画就改日,想看坏画,立马就成。”赵佶很认真地说。</p>

完颜晟并未勉强,放他走了。偷偷下令,一定要把李唐和张择端找到……</p>

请看下回——310初见尿盆洗鼻眼</p>sxbiquge/read/42/42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