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长平 第224章 司莽授机

张辄遣出一名门客出城报信,自己再往庭中望去,只有几位门客聚在阶下闲话。其他人都回房休息了。见张辄进来,他们都站立起来;却见张辄叫住一名门客交待什么。比较远,说话声音又小,叫不大清,但最后一句听清了:“若不便言,可但言于仲岳先生。”他们都停下脚步。等那名门客离开,张辄走过来,他们才继续往前走。

两边走到一起,立下行礼。张辄只一瞬间决定对这帮人说实话,道:“军使来报,秦人有来犯之势。晋鄙大夫报君上,欲调兵御之。”

众先生齐惊道:“秦人来犯!”

张辄点头道:“晋大夫已经调兵御之,诸先生勿忧。适已遣一先生往报君上,惟君上劳军,不便动摇。君上未归之际,诸先生务要镇静以定,以免动摇军心。”

一名先生道:“先生所言是也。惟君上未归,城内之事当何付嘱?”

张辄道:“城内之事,当有晋鄙大夫传令于司莽。少时吾再往营中拜访,以探其情。”

诸门客道:“喏!”

张辄又叮嘱了几句,出门再去找司莽。

又是一番高声通报,司莽十分奇怪地出来,把张辄迎进营中后宅,道:“先生去而复返,必有以教我?”

张辄道:“司得晋鄙大夫令乎?”

司莽一愣,道:“尚未也。”

张辄道:“有军使来报,秦人正在移营,有犯我之势。君上尚在劳军,不得其便,遂将一切暂付嘱于晋鄙大夫。恐大夫有令,故来请耳。”

司莽似乎早有所料,道:“正当其时也。”

张辄道:“何谓也?”

司莽道:“吾据华阳三日,秦人来犯,正当其时也。”

张辄道:“何以谓当时?”

司莽道:“臣以为,秦人探吾军至,一日;明吾军虚实,一日;分拔营寨,一日。正三日也。”

张辄道:“盖尽在司莽算中,真神算也。司既知秦人之来,必有退敌之策。”

司莽道:“吾军虽言十万,能战者不过万余武卒,以为锋锐。精壮者随之,以为援。老弱者继之,以为势。后军乃保华阳,无用武之地也。”

张辄道:“夜来有敌透诸阵而袭后营,何也?”

司莽道:“区区数百敌,臣愿一阵以破之。夜来不过虚张声势耳。”

张辄道:“司所言然也。今大夫尚无令,城中应若何而行,愿司计而令之。”

司莽道:“臣岂敢!愿附先生之后。”

张辄道:“微敝陋,不谙营事,正要司总领全局。”

司莽道:“臣愿请诸卒伯至而告之,可乎?”

张辄道:“愿司率意行之。微请退。”

司莽道:“不必。正要先生一力担当,焉能言退。”

遂出到前面大堂外,对一名军使道:“请诸卒伯至营议事!”

军使应喏一声离去。张辄站在司莽身后,看着眼前的军营,果然士卒皆不入营房,皆于营外整甲执戈挎弩,各依行伍,席地而坐。张辄甚叹司莽整军有方,这些拔于行伍之间的什伍长们,竟能乐为所用。想起信陵君门下诸门客互不相能,越发觉得司莽非常人也。

在本座营盘中的两名卒伯首先过来,立在阶前。司莽道:“见过张先生?”

两名卒伯向张辄行礼,张辄欲降阶还礼,司莽阻拦道:“先生不必,礼不下庶人,礼也。”张辄只得避过一旁。

少顷,另营中二卒伯也到了,司莽同样介绍给张辄。随后道:“请先生升帐行令。”张辄连称“岂敢”。司莽道:“军礼不入国,国礼不入军。此营中,先生,将军府事,正当升帐。”遂将张辄引入堂中,请张辄居中而坐,自己侧坐一旁,四名卒伯分坐两边。司莽对张辄行一礼,道:“本营五卒,除守城者外,皆已至此。请令!”

张辄回礼道:“司可便宜行事!”

司莽转过方向,对四名卒伯道:“今者得张先生令,秦人有犯我之势,各营要预备御敌。本营守华阳,不得懈怠。今除当值诸卒轮值巡守外,他卒亦当整备器具,一如战时。依时哨探。”

四卒伯齐拱手道:“喏!”

司莽道:“少时中军之令必至,务期至则能战!”

卒伯又拱手道:“喏!”

挥手遣出四名卒伯,司莽对张辄道:“先生尚有何令?”

张辄道:“愿闻司莽却敌之策。”

司莽微微一笑,道:“两军阵前,一切营谋皆属无用,但勇气耳。敢问先生得经阵战否?”

张辄道:“但小儿撕打而已。”

司莽道:“臣亦如之。但得闻之于耆老,敌漫原遍野而来,尘土飞起,马鸣车驰,大地动摇,天光无色,乃有撼山动岳之力。当其时也,手不能挥,足不能动,乃至屎尿而不自知者,再再皆是。钟鼓如雷而不闻,乃至戈戟加身而不知,甚则有敌未至而身先死者。其次者,控弦而不张,挥戈戟而无力,甚则敌未至而崩溃者。此皆非谋略所能为也。”

张辄道:“敢问何策以激之?”

司莽道:“但恩威并施,赏罚分明,岂有他哉!”

张辄道:“卒间日得眠,而司日日当值;卒间日可解甲而卧,而司终不解甲。司何眠?”

司莽笑了,道:“先生何以知莽至此耶!士既出阵,义无生还。临阵当敌,岂敢儿戏。”

张辄道:“司乃裹甲而卧乎?”

司莽道:“何能卧也,但坐而眠也。”说完将几案搬到身前,伏案闭目。

张辄道:“司忠君事而尽臣节,虽古之义士,不能加也。”

司莽道:“何足道哉,此日常也。臣一日夜常坐寐次,心常戚戚焉。”

张辄道:“君上外出劳军,当归否?”

司莽道:“有先生在,何劳君上操劳。”

张辄道:“惟吾有思焉,君上若归,当以何策晋之?”

司莽道:“君上乃代王督军,为一军枢要,自当安坐楼上,观将军破敌。又主后军,尽三军精壮,武卒三千,亦可有所为也。总之以严阵为主。但得后军坚定不动,则军士无前。若见危难,亦可见机而援之。”

张辄道:“善!然吾又有所思也,用民之法何如?”

司莽道:“素闻先生善剑,愿以剑道说之。夫剑,有首,有茎,有格,有脊,有锋。剑所用者,锋也,不过三寸;剑之身也,短则尺半,长则三尺。此卒民之用也。卒,锋也;民,身也、茎也。”

张辄道:“诚也斯义,愿闻其详。”

司莽道:“用民之义有五:得众以壮声势,一也;呐喊以振士气,二也;饥渴而得饮食,三也;被创而得救治,四也;击俘散虏,五也。”见张辄还是一脸懵懂,司莽倒也来了兴致,于案上指画道:“夫战,勇气也,此先生所知者。敌方震天动地而来,而吾以严阵以待,众寡相当,则吾心可定,而敌气可沮;众寡不敌,则气必丧矣。此其一也。临阵惊恐,虽勇士不能免,声嘶呐喊,能惊其心,能振其气,能奋其勇,能一其志。此其二也。临阵对敌,或半日,或一日,难免饥渴,后阵有食浆,时时晋之,则可免矣。此其三也。临阵而斗,被创者必多,弃之不顾,最沮士气;若得后阵援救,裹创敷伤,非但可壮士气,亦可减伤病。至于怯者独退,不战而逃者,众目之下,必不为也。此其四也。两阵交错,或有间阵而漏者,则有民军拥杀之,而前锋无反顾之忧也。此其五也。”

经过这一番解释,张辄大概对两军对垒有了一点概念。他想了想,又换了个话题,问道:“以司之见,秦人必犯否?何时当至?”

司莽道:“其至者,必也。吾临其营,气机已动,自当应机而对。何时当至……臣未得探报,故不知也。晋鄙大夫何言?”

张辄这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对司莽说多少,而且自己知道得也不多,遂道:“军使但言,秦人移营,有犯我之势,并无他辞。”

司莽道:“若但移营,今日恐无战。或旦日飨士卒,以求一战。”

张辄道:“其战则若何?”

司莽道:“大夫必有其策,但从之可也。”

张辄道:“君上,将军也,或当有问?”

司莽道:“兵之道在一,或一于将军,或一于大夫,断不可二,取败之道也。”

张辄悚然道:“谨奉教!”

再谈几句,张辄辞去。司莽直送出营门,回来时轻轻摇头叹息,低声自语道:“主兵者,不知兵事,宁勿乱乎?”

张辄回府后,再派一名门客往中军,向晋鄙大夫询问前线之况。然后就闲下来,既不知道要准备什么,又觉得什么准备都没有,好像要干点什么才安心。虽然已到午间,留守的几人都不愿回房午休,好像聚在一起才有安全感,随口天南地北地闲扯。这时,运粮车队回来了。

张辄带着众门客一齐前往南门。吕氏兄弟没有跟着回来,据唐叔说是跟着吕伯阶去探亲。前往报信的门客倒跟着回来了。当着车夫不好说什么,门客们一齐看着唐叔指挥众人再装好十车粮食,往下一个目标而去。sxbiquge/read/72/72320/ )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