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后重生 第6章树大风吹得动吗

树大,风吹得动吗。

绿水青叶荷,柳下独钓一人。

池塘边,绿枝飘飘,一小童正懒洋洋的躺在摇椅上,左手撑着脸颊,右手碰着竹竿,微眯的双眼望着水面上廉价的木质鱼漂。

“看了,池塘已经没有只剩下小鱼了”

今天是祭祖的日子,王府内没有往常般的吵闹。几位小姑今天没能来打扰,朱瞻壑此刻正独自一人享受着难道的清静。

“殿下,好雅兴。”

能毫无阻拦走近自己身边,又能让李文不通报的的人,在燕王府就那么几位。听见道衍和尚那沉静又磁性的声音,朱瞻壑有些惊讶。

起身看向坐在右边凳上白须灰衣的老僧人,朱瞻壑有些好奇又有些疑惑,为他倒上一杯茶水后问道“大师,您这个时辰不在爷爷身边,怎么跑到我来了。”

“呵呵,怎么不欢迎平僧。”道衍打趣的笑道,一边从身后拿出一个小箱子。

看见木箱上弯曲的万字符号,朱瞻壑眼角微眺,深呼一口气,熟练的动作打开了它。

“果然”

一条约一米长拇指粗的竹叶青缩在里面,似乎有了光线有了出口,小蛇顺着手指爬上了手臂。陌生的环境似乎让它有些不安,朱瞻壑感觉手臂被它叮了一下,微麻微麻的。

双手把玩着小青蛇,看着对面的道衍和尚勉强的笑道“和尚,我谢谢您啊!又送来一条小宠物。”

一直注视着朱瞻壑的道衍,心中有些郁郁的情绪,也被他脸上的怪异表情驱散了不少。

“王孙喜欢就好”

“和尚,祭祖这个重要的时刻,你为何不在爷爷身边出谋划策?”朱瞻壑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王孙,可知道方孝孺”

朱瞻壑点了点头,方孝孺还是知道的,京城中有名的大儒学生遍布大明。只记得历史他好像被老爷子诸了十族。

“今天王爷祭祖就是请他主持的。这人虽学识渊博,常以宣明仁义治天下之道、达到时世太平己任,在建文朝推崇周礼井田。但此人相比其他文人,更为迂腐固执,也极其排挤其他学术。要是今天我现在王爷身边,说不得一顶‘妖僧祸国’帽子就下来了。

靖难之役已功成,接下来就是治国治理,这一方面贫僧并不在行,所以在不在王爷身边已经不重要了。而且,为了不出现‘妖僧祸国’这个局面,贫僧接下来就不会过多的出现在王爷身边了。”

听到这里朱瞻壑内心已是明了,但脸上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说道“哦,这么说这次祭祖会凭升波澜。”

“是的。”道衍看着平静的水面,道出了来意。

“此次前来,不仅是送蛇儿过来,贫僧想求殿下一件事。”

向水塘中扔出一把和好的谷糠,朱瞻壑看向姚广孝擦拭手中的余物,一边说道“什么事呀?”

“贫僧来前得到消息,姚广孝在祭祖上大肆辱骂王爷,并且拒绝拟写登基诏书。大怒之下,王爷已经下旨灭他十族,就连方孝孺带去的书生都一并赐死。”

“哼,敢辱骂爷爷,还在太祖爷的陵墓前,真是找死。”

看见朱瞻壑一脸淡然平静的说出愤怒的话,姚广孝一时间也难以看出小小孩童的心思,但还是继续说道“非也,方孝孺作为当代大儒,是读书人的一颗种子。他要是被王爷杀了,将是大明读书人的一大憾事。”

作为后世读书人,来到这个时代,虽然没见识过大儒,但也见识过所谓的儒生。大多数都是思绪固执,盲目从众目光短浅毫无主见之人。

望着随风飘荡的柳枝,朱瞻壑缓缓的说道“大师可是想让我替他向爷爷求情吗?”

发现自己的意图被点破,姚广孝也不在否认点头说道“贫僧确实是这个意思”

“呵呵,大师是太高看我了,我只是一个五岁不到的孩童。虽然爷爷很疼爱我,但在老爷子的心中还没有那个分量。”朱瞻壑可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为了一个不认识之人,搭上自己前途这样亏本的买卖,朱瞻壑可不会也不敢去做。

听见这样回答,姚广孝心中哑然一笑,幽幽的回道“殿下在王爷的心中可是远超你心中所想的。”

“嗯..。就算如此,我也不会为一个为将死求情的。

大师可知,如果人行走在路上,被一颗树挡住了。人不予伤害它,伸手挡开了它的枝叶,结果发现它的枝叶难以挡开,而且枝叶不仅异常茂盛树叶背后还藏着倒刺。您说,人为了向前行走,会不会砍掉它。”

其中的寓意,智慧通人的姚广孝自然明白。树大招风,以燕王的性格,反对者不能为我所用,肯定是弃之杀之。知道朱瞻壑不会为方孝孺求情,只能为他的才干感到惋惜。同时也感叹到王爷有一个好孙子,不到五岁就能想到如此之多,可真是智比甘罗。

“哈哈,鱼儿上钩了”看见鱼漂被大力的撤下水中,朱瞻壑手腕一用力,斑竹鱼竿一弯,巴掌大的鲫鱼就飞上岸边。

听见欢乐的笑声,看见兴高采烈的朱瞻壑走到脱钩的鲫鱼前。姚广孝嘴角微微一笑,虽然聪慧机警,但孩童就是孩童。

突然间,姚广孝注意到地上的鱼钩有些奇怪,拿起鱼竿放近仔细一看,是一枚细小的十字鱼钩,上面没有弯曲,也没有倒刺。

“大师,您看是一尾红唇鲫鱼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望着笑容面满的朱瞻壑,看着双手中尾巴一拍一拍的小鲫鱼,姚广孝笑道“殿下,这是一个好兆头。红唇鱼儿入手,富贵喜迎来。”

听见姚广孝的说辞,朱瞻壑甚是高兴“哈哈,承蒙大师吉言了。”

“殿下平常钓鱼都是用此等钩垂钓吗?”

听见姚广孝的询问,看见他手中的鱼钩,朱瞻壑摇了摇头说道“并不是,因为祭祖这几天不准杀生食荤,加之池塘中没有什么大鱼,我就自己做了一个这种形状不伤鱼儿的鱼钩来解解闷。前面都是提起出水面都掉了,没想到今天竟然上了一条。”

听完朱瞻壑的回答后,姚广孝打趣道“呵呵,殿下这正是姜太公钓鱼,贪吃者上钩。”

“嘿嘿,大师说笑了。太公智谋通天助文王武王建立周朝,而我只是一个小小孩童不能与之相比。”朱瞻壑把手中的鱼儿扔回池塘后否认道,如今的天才人设,全是依靠前世的二十多年的知识和经验。如果没有前世记忆,朱瞻壑相信现在的自己肯定还跟在母亲身边嘻嘻哈哈。所以对于和尚的称赞,内心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殿下何必妄自菲薄呢!秦有甘罗,魏有曹冲。那我大明为何就不能有一个朱瞻壑呢?”

喝了一个清茶后,姚广孝站起来看着微波凌凌的水面说道“谦虚是好事,但谦虚过头了,就会让人觉得是个平庸吹嘘之辈。贫僧是看着殿下长大的,也与殿下有过多次交谈。殿下心中担忧的,贫僧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停停停..和尚你在说啥,我怎么一点都听不懂。还有小蛇已经送过来,如果没有其他事情,我可要专心钓鱼了。”再说这样下去可就不妙了,朱瞻壑只得出声断,一副要专心钓鱼送客的样子。

“哈哈,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打扰殿下兴趣了。只是殿下得注意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看着眼前孩童被点破心思,气急败坏的眼神,姚广孝心中不知为何甚是愉悦。

眼角一斜,看着姚广孝离去的背影。朱瞻壑猛灌了一杯茶水,心中才松了一口“哎,和聪明人谈话就是费神费脑,在他面前总感觉就装不下去。”

对于他最后地提醒,朱瞻壑早就想到了。望着一跳一跳的鱼漂,幽幽喃道“大和尚,生于常人之家,我或许会隐于林。帝王之家,本就无情。想要在劣势之中,夺得皇太孙之位,必须的步步为营,步步先行。

只要我这棵树够大够粗,根系扎得更深,能庇护更多的生灵,那么大明之中还有什么大风能吹到我,况且我背后还有爷爷这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