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故犯,当然是为了引起女孩的注意。
就像现在的明星喜欢各种作,因为黑红也是红,反正就是先给你留下印象,然后再想办法洗白就能成功吸粉。
追女孩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女儿天真,情窦未开,不知道对方的想法。
自己可是过来人,火眼金睛,一听那声“苏小妹”就知道有情况。
苏大福看着女儿娇嫩如花的面容,心想不着急,过几天人不就来了么,自己可以一边静观其变一边找儿子了解情况。
若是合适,到时再推波助澜,制造机会。
这么一想,苏大福的心情好了不少,“别抢那一毛二毛的红包了,还是过来下棋,一盘一斤酱牛肉。这是你最后的机会,过完年爸妈就忙了,没时间陪你。”
过了年,时间就像是进入了快车道。
大年初一、大年初二,苏大福和林丽婉都要去值班,苏杭去陪外公外婆。
年初三,苏辰和李嘉言回来,一家人热热闹闹,但同时也是忙忙碌碌,因为小两口要马不停蹄地去拜年。
年初四,小两口继续出门拜年。苏大福、林丽婉带着苏杭去跟婚庆公司和酒店核实婚礼、酒席的各项安排是否到位,包括预定的菜肴、酒席上要用的烟糖酒、预定的新娘套房、新郎套房、客房、给客人准备的回礼等等,回家后还将准备的大小红包检查了一遍,一是看数量是否足够,二是看金额是不是对。
苏杭看到林丽婉写得备忘录足有长长五页,不由目瞪口呆。虽然上次在杭州已经参加过一次婚礼,但那次其实只是作为宾客观了一次礼而已。
现在作为主家,苏杭终于知道原来准备一个婚礼是一项大工程,虽然有婚庆公司在主理,但自己也要不停追踪、检查、核实,要不然到时哪里掉链子都不知道。
年初五,李嘉言的父母、舅哥以及伴郎、伴娘陆续到达。因为父母要招待客人,苏杭自动请缨监督婚礼会场现场的搭建。
上次李家准备的婚礼会场是花的海洋,主打白色,李嘉言穿着婚纱出场的时候,苏杭觉得就像是白女王登场。
这次,苏家准备的是中式婚礼,主打色当然是红色。细长的窗棂,精巧的屏风,华美的瓷器,中式的桌椅,婚庆公司的负责人说这仿的是知否知否的宋朝风韵。不过插花还是要采用唐朝风格。
苏杭明白他的意思,宋朝插花追求线条美,讲究“清”、“疏”二字。婚礼却是要讲究喜庆圆满、花团锦簇。
事实上,上次从杭州回来,林丽婉还要求她们将鲜花的数量加倍,幸好主要用的都是玫瑰,采购并不麻烦。
苏杭特别喜欢这次设计的手捧花。
上次嘉言选的是瀑布形手捧花,很配她的拖尾式长婚纱。主花是二十七朵雪山玫瑰,白色中带点绿色,看着特别清新美丽。
这次为了配合中式礼服,设计的是团扇捧花,只是取团扇的外框,缀以娇红牡丹和水晶流苏,别致又华丽。
年初六,大婚。婚礼进行地很顺利。其实现在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在流程上还是很接近的,都改良过了,符合中国国情,有流程模板,照着套路走一遍就可以。
晚上,苏大福和林丽婉设宴感谢伴郎、伴娘,毕竟为同一对新郎新娘当两次伴郎伴娘的还是挺辛苦的,所以特意给他们包了1888的红包。
苏大福通过聊天知道那个名叫吴佳锴的伴郎还没有女朋友,心中甚喜但面上不露声色。
年初七上午,苏辰、李嘉言以及李家父母、两个舅哥、以及伴郎伴娘都一起告辞离开,因为都赶着回去上班。
送行回来,林丽婉换了一个件平时通勤穿的外套,从房间里拎出两大袋子喜糖,“小杭,妈去上班了,你下午把家里收拾一下,然后自己做好规划。”然后走了。
“这两天你也累了,休息一下,等爸晚上回来收拾。”苏大福看了看女儿,也拎着喜糖出去了。
关门声再次响起,脚步声远去。
苏杭一个人呆立在客厅,半晌她才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原来这就叫繁华落尽,人去房空,一片冷清。
好吧,从现在开始时间就是自己的了,自己也该恢复自律且自由的生活了。
苏杭一边整理一边规划剩下不多的寒假时光。要恢复晨跑,要恢复有规律的生活,要逐步恢复学校的学习习惯。
不料她的自律生活没坚持几天,就遭到了父母尤其是父亲的反对。
“小杭啊,怎么不出去玩玩呢?整天关在家里看书不闷啊。”这天下班一回家,苏大福在门厅换鞋就开始发问。
“爸,我没整天关在家里啊。我今天去看曾家大屋了,拍了很多照片,刚回来,晚饭还没烧呢。”苏杭从房间里出来,手里还捧着一张刚刚打印出来的照片,“老爸,看,漂亮不?”
曾家大屋是一幢中西合璧的房子,外墙是教堂式的西洋门楼,青砖黛瓦,拱顶门,具有浓厚的欧陆风情;内部则是传统的土木结构,仰头雕梁画栋,俯首青石铺地。大屋两直两进三层,天井两侧有厢房,大小房间共计72间。东西两侧各建有长长的廊房,还有一座后花园,占地面积约3亩。
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曾在这里创办龙泉分校。八十多年前,这芳野曾家大屋里,荟萃着上百位中国学界的泰斗。他们在一盏盏昏黄的桐油灯下,为开创中国战时教育事业,着书立说,写下了一摞又一摞的教案传书。
“唉,你跑龙泉去怎么也不让人陪你呢?老王家的小子不是约你出去吗?不刚好可以叫他陪你去,路上有人照顾,安全。”苏大福瞅了一眼照片,不就是个老房子么,小时候见多了。
“爸,你怎么知道石勇哥约过我?”苏杭歪头看着苏大福。
这次老哥结婚,父母都是独生子女的“缺点”就显现出来了:近亲不够多,即使算上远房堂表兄弟姐妹,也不够给新郎新娘凑一桌的兄弟团、姐妹团,因为有的年龄太大有的年龄太小,适龄的少。
所以苏大福只好把他那些兄弟哥的孩子们都叫过来帮忙。
王石勇就是其中一个,他为人尤其勤快,跑前跑后,帮了不少忙。
苏杭原来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毕竟以前王家和苏家就是楼上楼下住的,小时候关系挺好常在一起玩。
可现在苏大福这么一问,苏杭明显听出其中好像有其他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