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远第二首诗说出后,周老官惊愕好一阵。这两首诗不简单啊,里面有很深的社会观察和思考。这小子自己是教不了,指导不了,评价不了。这小子官途,肯定也不得了。罢罢罢,再说下去,自己就要丢人了。于是,不说半句,转身回家。
周老官回到家中,正好看到周雨婵闲坐着,脸色难看起来。“雨婵啊,你坐在这干嘛?你没看到张家小子坐在苗兰家吗?”
周雨婵被问得感觉有些莫名其妙,疑惑地看着周老官。
“你应该坐到张家小子旁边,多陪他。”
“不好吧?太阳晒多了,我脸就变黑了。”
“那你没事的时候,就多去王家。”
“经常去王家,王家不烦吗?”
周老官想了下,说道:“应该不烦。我和王家提过你的亲事,王家都同意。现在不同意的,是张家那小子,以守孝为名,拒绝任何人提亲,我们又不好强迫。”周老官说完后,心中很是郁闷。以前看不上那小子,现在看上了,结果反被婉拒。这小子以后官运不浅,得想办法把亲事定下来。等以后成了我女婿,看我怎么熊他!对了,以前他不是老缠着雨婵吗?恩,现在就让雨婵缠他。
“你记住了,后面有空就多去王家,王家不欢迎你时,你再跟我说。”周老官说道。
“嗯。”周雨婵被提到亲事,脸上羞涩,心中有些期待,又有些失落。
以前“张思远”缠着周雨婵,成功了吗?没有。所以这个策略是有不足之处的。但周老官不懂恋爱技巧,能想出啥好点子?
南北朝时期,因为战争频繁,适婚男女的结婚年龄提前了很多。南朝时的女子,结婚年龄平均为13岁左右,初唐时女子结婚年龄仍然偏早。周雨婵十三岁了,在这个年代可以考虑结婚,甚至已经结婚了。
周雨婵对张思远什么感觉呢?以前被缠着时,确实很烦,但也因此没时间去想其他少年。何况年龄小,不懂男女之事。等到没被纠缠了,人家又变得能说会道,能文能武,会挣钱,会过日子。这样的人不嫁,那嫁给谁呢?
张思远要是知道这些,多半会说:“肤浅!结婚的前提是什么?是爱情。婚姻应该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而不是比较谁优秀,就嫁给谁。”
但古代人一般是先婚后爱,不像后世一般是先爱后婚。
接下来的时间,张思远除了帮王家和苗兰家干些农活外,剩下时间,都忙于武术和内功的提升。
如果有说道的,那就是周雨婵终于放下傲娇和面子,在其父亲的撺掇下,渐渐到王家来串门了。到后来,周雨婵串门的频率大幅提高。串门串熟了,也就习惯了。王家的伙食好,周雨婵经常在这吃,又从习惯变成喜欢了。
王家,尤其是王姆姆,对周雨婵的串门很是欢迎,把其视为准儿媳妇。
王姆姆的道理是:
你张思远守孝期迟早要结束。你总要结婚的吧?你要结婚,那这山里女子,还有比周雨婵更漂亮的吗?其他山里女子不会读书,不会写字,人家周雨婵还会陪你看书写字呢。你要是彻底拒绝了,等周雨婵出嫁了,你想挽回都来不及了。
张思远被好一顿说后只有沉默。周雨婵有一定的文化,这确实是个优势,以后能有些共同语言。又想,周雨婵今年十三岁,就是耽误两年也才十五岁。这种耽误对她成长也是好事。所以,耽误就耽误吧,串门就串门吧。至于以后两人能否发展出感情,以后再说吧。
张思远被周雨婵串门串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现在王大嫂已经生了孩子,王二嫂则大着肚子,两人呆在家里时间多,三个女人一台戏。张思远有时想,要不要给她们制作一副扑克,让她们三人斗地主去?或者加上王姆姆四人——掼蛋去。
不过,听人言道,守孝期间子女不能寻欢作乐。扑克的玩法要自己教吧?万一牌桌上想玩掼蛋,三缺一,咋办?
所以,张思远最终还是取消了制作扑克教他们游戏的想法,继续把心思专注于练武。
转眼又是半年过去,到了贞观二年。
清明节过后,韩武带着其子韩扬生和韩怜儿等人,来到山村。一番见面礼和客套之后,众人坐下。韩武等人此时坐在椅子上,好奇不已,不坐席跪榻而是坐椅,坐着还蛮舒服。看着椅子偏新,所以不用多猜,肯定是张思远这小子搞的,就这小子新花样多。
“这有些像胡椅,不过又有些不同。”
“自然不是胡椅,这儿离胡人十万八千里呢。我是觉得坐席跪榻久了,腿会麻,而且离地近,衣服容易沾上灰尘。所以就弄了些高脚的坐具。我叫它椅子。”
“椅子好,坐着舒服,回头我也弄些。”
“有椅子,得配这桌子。”张思远指着桌子说道。
“恩,确实。这椅子桌子好。”韩武点头道。韩武喝了些茶水,说道:“三郎,这次来,是特地谢你。”
“谢我?谢从何来?”
“自然是长安的粮食买卖。去年我回到扬州后,就持续让人打听北方的情况,果然是多处大旱。我边收粮食,边运往长安。船上运输,努力按你所说的去做,所以到了长安,粮食都很好,没有发霉。大半年下来,着实大赚了不少。”
“哦?恭喜,恭喜!”
“哈哈,这还得要感谢你啊。今天带了点薄礼,一点心意。”韩武指了指家奴挑的木柜。至于里面是啥,没打开不知道。
“韩二叔,这是做啥。我只是口头说说,建议罢了,岂能收您礼物。收回,带走。”
“一点小心意而已,山路难走,没带多少,你就不要拒绝了。”
“韩二叔,这我是肯定不会收的。去年您让大兄带给我二十贯钱,我已经无功而收禄,这次怎么可能再收您的礼物?绝对不收。”
两人拉拉扯扯半天。张思远是肯定不收的,韩家先送了二十贯钱的人情,自己回了一个建议,一来一去,平了。
人情又不分轻重。
旁边的王伯夫妇自然站在张思远这边,不接受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