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嬴政话之后,胡亥伸出双手捧住嬴政递给他的奏章。
果然,上面是一个谏议大夫在谈民生问题,而且语言犀利,像是个忠臣。
胡亥仔细的阅读者上面的每一句话。
许久!
“怎么样,亥儿?”
嬴政表情慈祥的问道。
“回禀父王,此人言语犀利,字字戳心,可谓是一语中地,像是死谏,能这么写奏章的人,是个不怕死的忠良,这是儿臣的感悟!”
胡亥慢慢的说道。
随后嬴政叹了一口气,便道。
“不,这些不重要,是不是忠臣良将更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说的内容!”
嬴政说完,胡亥仔细的反思过后又道。
“亥儿自小仰仗父王的天威,未曾下到民间了解农桑,但是也曾从书本上学得地理知识,书上讲:我大秦地处黄土高原之上,地广田丰,盛产小麦,可谓是连年丰收啊!”
“但此人奏章中却讲,天气干旱,若不改善民生,两年之后定遭饥荒呢?亥儿不解,还望父王教诲!”
胡亥恭恭敬敬的将自己内心想说的,再结合奏章中所提到的,详细的做出了分析。
嬴政大喜!
实则,胡亥用的全是二十一世纪现代社会,初中地理知识。
不过放在两千年前的今天,同样适用。
最后还把嬴政的智慧和地位捧了捧,嬴政因此感到很舒服,而且感觉自己的这个儿子也是天资聪慧,甚至比长子扶苏还强盛了十倍。
秦王笑着摸了摸胡亥的脑袋,语重心长的道。
“亥儿,你能分析道这个地步已经不错了。”
要知道,胡亥还一直没有拜老师呢!
因此嬴政感觉胡亥讲到这个程度,已经是很厉害了,聪明的不得了。
“谢父王!”
胡亥随即应声答道。
“为父要说的实质上很简单,你要一字不差的记住了!”
嬴政说道这里,就像是一个皇帝要离去的时候,对后世之君讲话一样。
“父王请讲,儿臣一定铭记在心!”
胡亥听了嬴政的话当下恭谨道。
这个时候,嬴政便要开始自己作为一个帝王的论述了。
“亥儿,纸上得来终浅薄,书上讲的纵然是圣人之言,然而圣人之言不得不修,也不得全修,否则与那些酸臭文人有何分别,我嬴姓乃是帝王家,王室怎可整日拽文浓墨,王室是要融合百家,统一天下,是要治理他们的。你懂了吗?”
嬴政说罢,又摸了摸胡亥的头。
今天摸胡亥的头像是摸上隐了。
胡亥眼睛水汪汪的看着眼前这位高大的“父亲”,顿时心中感慨万分。
原来,事实上的嬴政并没有史书力记载的那么暴躁、可怕,而是有时候像个语重心长又慈祥的老父亲一样善良。
也许,人心本善,有些事情只是一个人不得已而为之吧!
想到这里吗,胡亥淡淡的回道。
“亥儿谨遵父王教诲!”
随后嬴政又道。
“就像你刚才看到的奏章,如何辨别他说的是真事儿、实事儿呢?”
说着,嬴政又随手拿过来一摞奏章。
胡亥有点儿懵逼。
该不会是让我都看完吧?
毕竟那特么都是用小篆书写的啊,看起来能费死老命,你知道不?老嬴!!!
“亥…亥儿不知,还请父王示下!”
胡亥现在都感觉到后怕。
能用嘴说清的事情,咱就别看奏章了呗!
“亥儿你看!”
完啦!
看吧!
果真是伴君如伴虎,现在的胡亥终于理解了大臣们的苦衷了。
尤其是皇帝的近臣。
就算是是你有一万个不愿意,但是只要是帝王开口要你做的事情,你必须做,否则……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便是这个道理。
此时,嬴政又将一摞奏章摆在胡亥的面前,满脸笑意的盯着眼前这个有出息的儿子。
“亥儿你看,这大多数奏章都是在说同一件事情,而且没有一个奏章下面是联名上奏的,这就说明他们没有商量,却表达的是一个意思,这就能证明事情的真实性!”
嬴政说完,并没有强求胡亥翻看奏章,胡亥瞬间松了一口气。
吁!
“父王所言,字字是至理名言,亥儿明白了!”
胡亥当下恭谨的拱手道。
这个时候,嬴政似乎有点儿忧郁,像是有什么事情很重要,但是好像又有些说不出口。
胡亥见状,便问道。
“父王有什么心事尽管说与儿臣,儿臣愿意为父王分忧!”
胡亥的话刚结束,嬴政下一秒便转过头来。
好像再说“是真的吗?”
“连年征战,国库空虚,今年天地的庄稼由于天干物燥,又不见好啊!”
嬴政说道这里,连着大叹了两口气。
额,好吧!
说到这里,总算是真相大白了。
原来你是想跟说这个啊!那刚才饶了那么大的弯子干啥!
显然,嬴政叫来胡亥,表面上是要传授胡亥学术知识的,实际上无疑是想求胡亥看能能不能用召唤龙的法术帮助解决一下民生问题。
现在的胡亥还真想没好气的回他一句“你不是说,修炼才是最重要的吗?那有本事你用修炼术给民间来上一场大雨,也好让庄稼快速生长啊!”
当然啦!作为一个君王是不能求人的,所以就只好以这样的方式了。
再说要求的对象是一个十几岁的顽童,嬴政当然方不下自己的那张老脸来。
何况这个顽童还是自己的儿子。
胡亥终于其实刚开始就看出了嬴政的猫腻,只是作为一个儿子的存在,不想戳穿他而已。
这个时候,胡亥便道。
“父王莫忧,儿臣愿意代父王以王子的名义访查民情,顺便给天地带去点儿甘霖!”
嬴政一听,瞬间大喜。
尤其是最后两个字“甘霖”极为诱惑。
要知道,现在的一场大雨才是最重要的,毕竟黄土高原的夏天是真的热。
对于田地里的庄稼,那个时候又没有化肥,基本上全靠老天爷的降雨施恩。
“好,亥儿小小年纪,能有此等胆识气质,父王真是欣慰啊,如此甚好,父王和奏章里的大臣们等你的好消息,出访需要什么,尽管去内务府批,父王这里的玺好久都没有提起过了,也好让他热热身!”
“谢父王,儿臣什么都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