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奉先收了魏续献上的玉镯,不肯收布匹和魏思仪。
魏思仪羞愧难当,拉着吕奉先去了正堂的偏房,掩上房门,道:“相公,我敬你是英雄,才说服兄长,让他送我来服侍你。
你若不接纳,我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
“魏姑娘,我已经有夫人和孩子,你大可不必如此。”
魏思仪大胆地环住吕奉先的虎腰,撒娇道:“相公,和家嫂相比,是我美还是宋曼美?”
“宋曼?宋曼是何人?”吕奉先一脸茫然。
“偷了腥还不认帐!宋曼就是家嫂,魏续的妻子。”
“我不认识…你真美!比宋曼美一百倍!”
吕奉先差点说漏了嘴,连忙改口赞美魏思仪。
“谢相公夸奖!妾身愿追随相公,伺候相公一辈子。”
……
魏思仪是吕布的二房妻子,她主动上门逼婚,吕奉先骑虎难下,心里在犹豫,要不要接受魏思仪。
……
来吕府道贺的宾客越来越多,吕颂到偏房请示吕奉先。
“主公,尚书王大人、司隶校尉黄大人、仆射士孙大人、尚书杨大人带着圣旨前来贺喜,要不要单独准备宴席?”
“先上香茶,我即刻就来。”
……
吕奉先心急如焚,急着去招呼客人,只好答应接纳魏思仪。
“多谢相公!日后你就会明白,你娶我是今天最明智的选择。”
吕奉先在魏思仪的额头上吻了一下,道:“思仪,委曲你了。外面有贵客,我安顿好客人,再来陪你。”
“嗯,你去吧!出门前,我查过了,今天是黄道吉日,宜嫁娶。
不如趁着相公高升,和相公拜堂成亲,来个双喜临门!”
……
吕奉先沉思片刻,道:“你先到西厢房休息,我和大夫人商议后,再定不迟。”
“诺,妾身静候佳音!”
……
安抚好魏思仪,吕奉先来到正堂,与王允、黄琬、士孙瑞、杨瓒相见。
宾主之间客套了一番,无意间又提到了凉州军的话题。
吕奉先起身来到王允身边,耳语道:“尚书大人,可否移步后院,奉先有要事相商。”
王允见吕奉先神情凝重,便起身跟着他到了后院。
两人沿着假山、花丛中的小路,边走边谈。
吕奉先再次提起“凉州之患”,道:“尚书大人,我在北地生活多年,了解凉州汉人、青羌、叟人,他们重感情,讲义气。
董卓虽然残暴不仁,作恶多端,却格外厚待凉州将士。
我们如果杀了董卓,受过董卓恩惠的凉州将领中,一定会有人寻机作乱。
大人若执意要杀董卓,就要做好迁都洛阳的准备。”
王允心意已决,道:“诛杀董卓及其三族的圣旨已下,天意难违。
至于如何安抚董卓的旧部,可以从长计议。”
……
王允天资聪颖,独具慧质,志向高远。虽出生豪门世族,但他并不贪图安逸和奢侈的享受。
少年时期,王允就已经成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文武双全的才子。
更难能可贵的是,王允刚正不阿,威武不屈,效忠汉室,忧国忧民,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是彪炳千古的忠义之士。
李傕、郭氾攻入长安时,吕布兵败出逃。在青锁门,吕布劝王允一起逃走,王允严词拒绝,还赶到宣平门护驾。
“像王允这种学识渊博,文韬武略的忠臣惨死于叛军之手,实在可惜。”
……
吕奉先在凉亭内停下,掏出随身携带的防伪智能身份证,递给王允。
王允接过一看,惊讶道:“这是何物?”
吕奉先盯着王允的眼眸,道:“这是1800年后的身份证,相当于时下的通关文牒。
大人,您仔细看看,我和两天前的吕布有何不同?”
王允听出了吕奉先的言外之意,道:“你不是奉先?”
吕奉先微微一笑,道:“怎么说呢。我的肉身和吕布相融,但神识又不同于以前的吕布。”
王允不明白吕奉先的意思,道:“和前两天相比,除了看起来年轻了许多,你的音容相貌并无变化。”
吕奉先道:“长话短说,每个人均由有形的肉身和无形的神识组成。
而神识又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受生活环境影响的神识,其次是不受生活环境影响的神识,即我们常说的灵魂。
您现在看见的我,就是由另一个神识,即灵魂主宰的吕奉先。”
王允一脸茫然的望着吕奉先,道:“你是吕奉先,那此前的吕布又去了哪里?”
吕奉先道:“此前的吕布依然在我的肉身上,如果我没有从1800年后的仙界神游归来,主宰肉身的就会是他,而不是我。”
……
吕奉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让王允相信,吕奉先来自1800多年后的五维空间。
他是来拯救貂蝉,改变历史的。
接着,两人从史前文明聊到夏商周,又从西周、东周聊到秦汉,再从西汉、东汉聊到魏晋南北朝,以及此后的隋唐宋元明清。
……
吕奉先谈到的历史演变轨迹,脉络清晰,王允信服之余,嗟叹不已。
王允熟读经典,精通历史,对比秦朝和西汉,眼下的东汉政权正进入敏感的时间窗口。
秦朝统一六国后,国祚只有14年。
西汉始于公元前208年,终于公元8年,国祚200年。
东汉始于公元25年,到192年,经历了167年。
王允开始担心祸事不断、风雨飘摇中的东汉王朝还能延续多久?
东汉基业于公元220元被曹魏取代,已经超过了重新思考后的预期。
“奉先,按照你读过的历史,曹賊将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取代大汉基业。
我们可否诏告天下,调集天下忠于朝庭的所有兵马,歼灭曹贼,阻止曹贼篡权窃国?”
“可以一试,至于能否改变历史,延续汉室基业,不得而知。
眼下,我们的当务之急,是稳住局势,安定军心和民心,消除心头之患,避免长安城破之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