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骑冲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陈行率军冲杀的刹那,山坡上点燃了无数火把,冷不丁一看,还以为有十几万官军团团将他们包围。
陈行当然没有十几万兵马,为了点燃那些火把,他不得不将七百骑分成三批。
一批人从东门,也就是向着宛县那边的路口冲营。
陈行则率三百人从后半夹击。
剩下一百人由廖虎带队,负责在山坡上点燃那些早早准备好的火把,造势。
反正大晚上乌黑麻漆的,又隔得这么远,黄巾军根本看不清楚。
古时候资源匮乏,连盐都是稀罕物,等闲都吃不上,经年累月,就造成绝大多数的古人都有夜盲症。
夜盲症就是晚上两眼一抹黑,什么都看不见。
别说古人了,就算是陈行,大半夜隔着几百米开外,在亮处看暗处,谁都分不清。
陈行再率军一冲,守门几十个昏昏欲睡的老掉牙当场吓尿,没死的都抱头鼠窜,嗷嗷乱叫。
跑,尚可活命,反应稍微慢点,大多变成了刀下亡魂。
“剿杀贼军,捉拿贼将张曼成!”
末了,陈行又添了一句:“摘下黄巾者不杀!”
三百大宛虎骑齐声嘶吼:“摘下黄巾者不杀!”
这边陈行顺势一刀削去一个黄巾军的脑袋,血喷出来的时候,斗大个脑袋好像西瓜一样飞出。
昏暗的火光下,人影幢幢,陈行视线也模糊的很,索性他有先见之明,让大宛虎骑手臂上都绑了一块白布,这样不容易造成误伤。
铁蹄轰击着地面,轰隆隆的闷响如同暴风雨前的滚滚炸雷。
固然人数不多,气势却完全不输给奔腾的万马。
“官军来的这么快吗?”张曼成色变。
倘若真是援军杀来,那麻烦就大了,计划完全乱套了啊!在不知道官军到底来了多少人马的前提下,张曼成真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是好,事发突然,他现在也有点懵圈啊!
问题是,不对劲啊!
娘的,陈行他们前脚才刚突围,怎地官军来的如此之快?
南阳郡十有八九的城池都在他张曼成的掌控之下,那些不起眼的小城池,多半被他们洗劫一空,犹如蝗虫过境,别说官军了,人都没几个活的。
地理位置比较重要的关口,张曼成都有派人驻军固守。
陈行就算脚程再快,去最近的官军驻扎的城池求援,一个来回少说也要十天半个月。
还有一种情况,朝廷提前派出军队来宛县驻军,想不到会在这里遇上,打了个遭遇战?
转瞬间张曼成脑子里面闪过无数个念头,但他绝对想不到,这些所谓的官军其实就是突围出去的大宛虎骑。
人数就不对。
山头火光连成一片,军营大门人影绰绰,有骑兵,有步卒。乌黑麻漆的,根本没办法知道对方究竟有多少人马。
还没几分钟,就有好几百个没戴头巾的‘官军’从他面前一闪而过。
张曼成的护卫以张曼成为中心,众星拱月般拱出一个半圆的防御阵型,凡是侵入这半圆范围,甭管戴没戴头巾,那些护卫立即拥上去乱刀砍死。
更让人头疼的是,几乎所有都伯以上的将领,全部被张曼成叫到中军大帐开站前会议。
为了敲定明日谁先出阵,张曼成及百余将领商榷到半夜,谈了大半天,如何也没想到这时候会有人冲他们的大营。
将不在身边震慑,一出现乱子,本就军心不稳,毫无军纪的强盗组成的黄巾军,一冲就溃散了。
前边往后边跑,后边往前边跑。
两边人马在中间汇聚,一看对方没戴头巾,立即拔刀怒斩,或是扬矛扎透对方胸腹。
他不死,自己就没得活。
等到两百万黄巾军在峡谷中杀的昏天暗地时,张曼成终于做出补救的措施,只可惜为时已晚。
有时候人多未必是优势,反而会成为他们最致命的缺点。
摘下黄巾,便是官军。
发展到后面,胆怯的黄巾军要不是趁着夜色抹黑跑了,就是被人杀了。
骁勇的黄巾军则各自为战,除了自己,谁都不可信。
因为根本无法分辨谁是官军,谁是自己人。
但凡两条腿的,皆是敌人。
“杀杀杀!”
火烧连营,自相残杀!
这便是陈行第四步计划。
否则仅凭他七百人要想杀死二百万人,无异于天方夜谭,
张曼成他们就算不还手,伸长了脖子让你砍,二百万也要砍杀个把月才能砍的完那么多脑袋。
第一步,让白起放名将技,崭露头角,引起褚贡的重视。
第二步,借兵。
原本陈行第三步计划是佯装突围,实则藏身于山林伺机而作。因为小六子,触动了陈行的心弦,导致节外生枝,丢了三百人。
不过就算没有小六子,陈行也是要带着廖虎他们千骑冲杀个几轮方阵,激发他们的血性。
一群从未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一旦临场怯战,后果将不堪设想。
索性还是回到正轨,第四步基本达成目标。
只是达成目标而已,如果能杀了张曼成,这一步才算完美。
——
宛县,府衙。
褚贡身心疲惫,回到家之后第一时间脱了官府,躺在床上想好好休息一下,保持充沛的精力,头脑方可冷静。
一度想着,真要到那一步的话,该如何安排自己和家人安然无恙的离开宛县。
褚贡躺床上半天,翻来滚去的睡不着,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好的法子。
这个时候有人在外面喊:“大人,城楼樊将军着人来喊,说是让大人速去城楼,城外出现变故。”
“变故,什么变故?”褚贡吓一哆嗦,霎时脸色惨白,忙滚下床,以为黄巾军夜袭。
“快,快去牵马来。”
“夫人,你赶紧收拾一下,那些繁重的细软就不要了,挑些值钱的东西,万一宛县守不住了,我会第一时间赶回来。到时候我想办法带你们离开宛县,从天水借道,绕过洛阳,去长安,或去巴蜀。”
“希望那边没有烽烟。”
“罢了,不和你说了,我去看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