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工业强国 第四十七章瑞雪兆丰年

五月下旬,整个兴化县都是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丰收之年,丰收之年,兴化县的化肥工厂,所生产的化肥,的的确确产生了极好的效果,从南到北,每片麦田里的庄稼,都是极尽疯狂,长势喜人的金黄麦子,是多少老人,这辈子所没有看到的!!!

何止是两成,三成,几乎麦子的亩产量翻倍增长了…………原本只能打个300斤麦子的田地,今年恐怕能够收获600斤麦子,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够给兴化县带来什么!!!

农业人口的急剧减少,原本可能要三个人务农的家庭,现在可能只需要两个人,甚至一个人…………

粮食产量的爆发式增长,农民家中存有余粮,林泽凡可以轻微的削减农业部对农业方面的补助,用来继续增加对工业发展的投入!!

农民阶级的消费能力,快速提升,对于整座兴化县消费市场,同样能够快速拉动…………

林家村,村中卖豆腐的李老头,此刻看着外面那一排一排金黄色的麦子,心中的感想,复杂而又难以置信,那个叫作化肥的东西,竟然真的有用…………

李老头活到现在,也五六十年了,从没有看到过,庄稼能长成这种模样,这要是一收下去,整个一年,都不要愁没白面吃了……

不仅仅地主家的粮食能够交全了,还能剩下一堆粮食…………如此运作,这帮穷了发霉的泥腿子,难道真要开天辟地的翻身把歌唱了!!

李老头心里越想越是气愤,自己因为卖豆腐,早就不种田了,如今一看,竟是后悔万分…………

金色的麦浪,好像从遥远的天边,径直的冲击而来,这种视觉上的震撼效果,还真是让人穿透心灵!!!

目前农业部的负责人元可平,正站在林家村的村口,林家村作为第一个实验对象,眼下,可算是真正的崛起,俨然有着天下第一村的模样了,修建整齐的宽阔马路,轰隆轰隆的机器声音,包括了第一军工厂,也是整个兴化的核心存在!

有枪才是王道的时代,军工厂的控制权,林泽凡当仁不让…………而军工厂的总设计师,爱德华,更是被林泽凡绑架上了自己的战车上,这洋人,现在只想吃遍华夏的美食…………

“团长,估计今年一座林家村的麦子,就能收获上万斤的粮食,其中上缴各个地主的粮食,依旧按照往常的税分,十中抽四,不过今年,咱们林家改了规矩,十中抽一,所以这永丰镇的地主,便是都改了税分,都是降了抽成,一成的,两成的,三成的,不过这些有头有脸的地主家,现在基本上都在弄工业作坊,火柴,布厂,面粉厂…………这些工厂可比粮食赚钱多了!!”

元可平倒是认识得清楚,林家目前俨然是兴化县的霸主,连林家都主动降了税分,其他家自然也是有模有样的学着,反正粮食产量增加了,收上来的粮食倒也不见得少了,而且这些天,林氏商业集团开放了一些设计技术,可谓说给了他们一条生财之路,而林泽凡的要求,就是与林家始终保持一道战线!!!

“看来成立一个联合商盟,还是有点用处的,这帮人脑袋瓜子倒是机灵,知道跟着我能挣钱,便是一切以林家为榜样!!”

林泽凡也是笑道,当然这是好事,林泽凡给他们出售技术的同时,一方面赚得了不少的大洋,另一方面,则是让兴化县的工业,能够发展得更加快速…………何乐不为,反正只是一些轻工业产品,不能翻天,最关键的能源行业,重工业,军工业全部由林氏商业集团掌控,也就等同于政府掌控了…………

“可平,等麦子收成结束之后,立刻组织农业院的工作者,进行全县的水稻种植,咱们江北这边,还是稻谷的多,多培养培养些年轻的同志,什么能够诞生亩产一千五百斤的水稻,我给所有农业部的同志颁发奖金!!”

元可平听到亩产一千五百斤的数字,便是心里惶恐,水稻的产量虽然比麦子要多,但是也不过是四五百斤的产量,就算翻倍,撑死不过一千斤,一千五百斤的亩产量,这不可能!!

不过,团长说了,说不定有什么办法,能够让粮食的产量,再增加五成呢,这可说不定,就像现在的麦子,谁能想到,化肥厂生产的这些磷肥,能够有这种魔力,恐怕现在,兴化周围的县,都是传开了,亩产八百斤的麦子,谁能相信!!!

“看着吧,可平,大丰收的事传开了,咱们县可要遭人妒忌了,说不定,哪个不长眼的东西,要来抢粮食呢!”

云淡风轻的林泽凡,此刻心里浑然不慌,民团的扩军,已经让他有了足够的底气,去面对那些所谓的巨匪,悍匪,甚至是广陵那边的北洋陆军十三师…………步兵师又怎样,老子的民团,现在连重机枪都要装备了,怕他个卵子!!!

元可平自是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红眼病的人太多太多了,兴化的发展,又怎么能够不被人发现,周围的县区,恐怕早就背地里调查兴化的诸多变化吧,不过那又怎样,广陵那边一直没有发话,金陵也没有变态,那么兴化这边就肆无忌惮,就是捅破了天,也无伤大雅!!!

反正这几个月,军工厂的库存,也是时候进行一场战争,来消化消化了,谁要是有胆的,林泽凡可丝毫不介意,露出老虎的獠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