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妹妹陪读的我,不小心无敌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 还是不要折磨吧

听见使君说河北世族总爱首鼠两端,此刻又在摇摆不定。

郭嘉不觉轻笑,打趣道:“使君,冀州十郡人口众多,耕地肥美,百姓殷富,谷米钱粮蓄积饶多,地势便利沃野千里,豆料食草可养万骑,能奋起百万师,虎视海内诸侯,占据河北者,可为天下之雄也。”

“河北各氏受汉家恩隆,承以自先祖遗下家业,舍去金玉布帛与粟米小麦,单以各处田地而论,可想而知怕已有数千或万余顷,山地田野皆为圈占,真是富可敌国,能比‘万户侯’之贵。

宗族子弟穿锦绣,日食肉,享丝竹乐曲,饫甘餍肥之日,背先祖之德,负师友之恩,忘汉家食禄……”

刘备不由抚掌而笑,郭奉孝言下之意就是说,河北各家因为地理位置好,有先祖遗泽多年居官食禄,每日锦衣玉食,生活富足,已然把这些人快养成猪了。

袁绍在猪圈里稍微喂食点吃的,他们就心满意足,看不到外边的事,只想着先吃饱再说。

日子过得太好了,以至于丧失了应有的警惕性。

郭嘉接着拱手,复说道:“既然如此,使君何不为天下除以利害,取其货财田地,以用于百姓,厚民之生也,也可告天下,密谋篡汉者,其罪可诛。”

“直亲也好,旁亲也罢,俱可下狱以罪论处,毋学光武焚烧书信以示宽厚。”

“河北之战,青、兖两州出兵数万,而使君以军功分赏士卒田地,又均耕地与百姓,若不大力整治士族豪族,恐怕地将不够分了。”

“幽州虽然士族较少,却多为高山峻岭,又有鲜卑乌桓混杂,豪族不服礼法桀骜不驯,短时间内整治极为麻烦。”

“冀州为天下膏腴之地,可多分给黔首百姓和军士为使君看守此地,无使袁绍之流再割据河北,已成其事。”

一旁的许褚,还有赶回来的典韦,听见郭奉孝的话皆瞪圆双眼,不由张大了嘴巴。

许褚忍不住心底嘀咕道:“我做游侠时遇见奸邪之徒,杀人顶多也按个算,没想到在士族眼里,杀人论宗族算的,使君诛杀不法豪强也就只杀直亲与罪恶深重的旁亲罢了。”

“没想到这郭嘉竟然没有丝毫顾忌,直接想用重罪把河北杀的人头滚滚,不过我怎么忍不住雀跃……也对,杀的皆是不轨之徒,身为游侠剪恶除奸理所应当,我许褚只恰好置于军旅,绝非贪图立功分田之事。”

听的典韦也愣住,他与郭嘉比较熟悉,反应过来立马快步出帐外,扫视了一圈,以确定没被其他人听见。

自从攻伐河北以来,荀文若、荀公达、鲁子敬等人都劝说使君应该待人以宽厚之举,才能让河北郡县尽快降服。

没想到同为士族出身的郭奉孝竟然建议斩尽杀绝,虽然这番话听的在理,但要是传出去,郭嘉就得自绝于士林之中。

典韦经过多次与使君的配合,已经养成了谨慎细致的性格,瞬间就反应过来该做什么事。

刘备略微一怔,然后看见典韦快速走出去,不禁颔首点头,心道:“不仅奉孝深得我心,连典君也越来越和我心有灵犀了,我的眼神还未动,他就知道该做什么事了。”

将目光停落在郭嘉的身上,刘备忍不住喜形于色,还是法家讲究重刑,做事不给人留情面。

他就喜欢这种敢豁出去建言的幕僚,文若与公达的献策虽好,但在处理士族问题上,还是放不开手脚,对于诸多河北士族皆有点忌惮。

众多幕僚之中,唯有习《小杜律》出身的郭奉孝会在处置士族方面,与他保持高度一致。

刘备遂笑道:“奉孝不愧为备之参军,可谓举无遗算矣!”

但他还是细心叮嘱了一句:“奉孝,日后此言,还是不要在文若与公达面前提及,可私底下单独找我说。”

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郭嘉,并非信不过荀彧和荀攸,而是这种话少个人听到,对谁都好。

不然将来他对河北士族的处理与豪族一样,来个大范围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那郭嘉岂不是成背锅的了?

这口锅有点重,还尽是得罪人的事,郭奉孝这瘦弱身躯不一定背得动,还得从袁绍的麾下找些没什么寡廉鲜耻的掾吏来献计献策。

想到这里,刘备不由有些惋惜逢纪,为何要舍命跑这么快,搞得他带典韦、许褚想生擒对方,追了数里也没追上,倘若那时直接归降,就能避免一死了。

也就逢元图没看清袁绍是能狠下心斩杀幕僚的,鄃县之战动摇了袁军的军心,麴义不在就只剩下你承担怒火,不找人杀一儆百,怎么能以正军心。

换做许攸为监军,擅自出击捅了这么大的娄子,绝对连夜就跑了。

许子远与袁绍相交甚久,无疑更清楚袁本初的性格是怎样的。

冀州方面经过诛逢纪,还夷其妻子之事,一旦袁军交战不利,甚至兵败而归,袁军的将军、校尉怕都担心步逢纪的后尘。

届时只有两条路能走,要么力拼战死,要么率军而降。

刘备心中默默念着。

而军帐中央的郭嘉听到使君郑重的叮嘱,不禁轻微一笑,心里柔软的角落感到有股暖意,目光热切诚挚的拱手道:“多谢使君提醒,嘉自然知晓,若非此为谋国之事,我也不敢多说。”

刘备笑起来,随即补充说道:“河北虽有诸多士族和豪族跟随袁氏一起谋反,本应夷灭三族,斩首弃市悬示于众,但念及其祖宗辅汉荫德,可先下狱使其多念先祖佐汉家之绩,待将来赦其罪累,根据在郡狱的表现,州部再决定选择交州、辽东、敦煌三郡其中一地流放,以充实当地的人口。”

郭嘉听见有些微微愣住,不由拱手问道:“使君,从河北到敦煌是不是太过遥远了?都已经快接近玉门关了。况且交州常有瘴气和疟疾,去者罕得生还,如何能充实人口?”

交州各郡,尤其是交趾郡虽在二百年前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平叛,立铜柱而还后,再度重新归复汉家,但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使得朝廷三公九卿对处恐惧不已。

现在要把他们往交州塞,岂非把那些人折磨死,倒不如直接斩首给个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