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连陈清萱自己都不明白,她为什么只因为一个人说了一段话就哭了。
眼泪夺眶而出,甚至控制不了。
她真的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过一个人如此肯定她的价值了。
在这个经济和思想高度发展的时代,陈清萱不可能不受到冲击。
每个人与互联网的接触太多了,各种思想不会因为你的处境而绕你而去。
信息爆炸,每一种思维都会获得一部分的受众。
陈清萱接受过高等教育,她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她早已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
那些倡导女性要独立要有自强的思想,陈清萱在大学的时候是非常赞同的。
她知道自己是个恋爱脑,但她也很清楚,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爱无能的时代。
很多人都会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可每个人一出生,第一时间学会的事情就是求生,这是一种本能。
如果连生存都保证不了,又何谈爱情?
可能是太卷了,可能是各种各样的缘故,所谓的爱情,很多时候都在权衡利弊,以利益为基础,去谈爱情,又会以利益为纽带,去恒定一段感情有没有继续的必要。
毕竟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能说那些男男女女所谈的恋爱就叫**情吗?
那到底是荷尔蒙一时发作的结果,还是生物的本能,谁又能够讲得清楚?
能说他们的爱情已经到了至死不渝,可以为对方付出生命的阶段吗?
陈清萱很清楚,不可能的。
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为了爱情嫁给了成奕泽。
结婚这些年,她完完全全变了一个人。
她上的大学是非常好的,那种顶尖的大学,集合了各种各样的人才,她每天的活动都非常丰富,那种青春洋溢,热情向上的氛围,在她的午夜梦回里时常出现。
在那所大学里,她接触的全都是一些鲜活先进的思想。
接受教育不是没有意义的,她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其实很多时候她会感到痛苦。
很多人因为原生家庭不幸福,自己的经济条件不够,会选择一条对她们而言非常简单的路——嫁给别人,为别人生孩子,获取一个住所。
哪怕用最优美的语言去美化她们结婚的实质,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去证明她们在当家作主,例如拿了家里的工资,又例如大事小事归她们管,可孩子的姓氏就足够让这些苍白的谎言失去隐藏的机会。
可陈清萱比谁都要清楚,她其实已经在失权的处境中了。
家里人看不到她的付出,社会上的人,哪怕她身边的人,都不会对她做家庭主妇露出几分羡慕。
那些别人幻想里我老公年薪百万,其他人都要捧着我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在陈清萱的生活中。
因为她生活的圈子,很多人凭借着自己的学历和工作能力就可以拿到非常高薪的酬劳,她们完全可以自己支配工资,用于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
她们对于自己的人生有着足够的规划和安排。
自己赚钱自己花,她们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又为什么要羡慕她一个家庭主妇呢。
有时候她会跟朋友聚聚,可身边的朋友兴高采烈地谈论职场上的见闻,陈清萱完全接不住话题。
她的视野,早就已经被局限在了一个100多平的房子里。
她认识的那些宝妈,她们倒是知足常乐,或许是她们很清楚需要屏蔽什么信息,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所以她们每个人的状态都很优秀。
可陈清萱做不到。
无论是父母还是身边的人,没有人骂她,可从他们细节的态度里,陈清萱清楚地认识到,她身边其实空无一人。
没人支持她做一个家庭主妇,没有一个人在羡慕她,可惜她的人有不少,看不起她的人则是更多。
很多人都会认为她有手有脚不努力。
她辛辛苦苦熬出那么好的学历,为了考进大学披星戴月,最后过上了与那些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人相同的生活,怎么可能一点失落感都没有。
陈清萱有时候会承认自己的心理是非常阴暗的。
她心里想着人人平等,可她的高学历,她接触过的那些广袤的知识世界,让她又不自觉地产生优越感。
可孩子离不开她,她自己又因为脱离职场太久,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甚至于连她自己都在怀疑,为什么要在年收入百万的家庭里,去做一份月薪3000的工作。
一来二去,陈清萱越来越难跨出那一步。
她整个人内心的撕扯也越来越厉害。
有时候她宁愿自己是个空心人,按照社会时钟去走就好了,女人不都是这样的吗,找个经济条件不错的男人,结婚生子,相夫教子,用她的人生去托举孩子,让孩子完成她的梦想。
可是,陈清萱的内心总是在某一个角落质问她——你明明有手有脚,有足够的能力和智力,为什么年纪轻轻已经将你的一切放弃,将所有美好的期盼都寄托在了下一代,难道你自己就完不成吗,你就没有梦想吗?
哪怕陈清萱把她的主妇工作做得再好,社会上她得不到认同,思想上她非常矛盾,家里人,哪怕是她的丈夫,都从来没有站到她这一边。
都说爱能止痛,爱让人盲目。
陈清萱有时候都不知道她是一个真正的恋爱脑,还是已经在假扮恋爱脑了。
毕竟,是她让自己沦落到这样的境地的。
陈清萱太久没有被别人肯定,她除去了一个妈妈、一个妻子其他的价值了,这种价值就叫做自我价值。
姜恬为了她跟别人据理力争,陈清萱内心的酸楚和痛意更深。
不知不觉中,她泣不成声。
看她一直在哭,女网红赵老师和周潇语连忙走上前去安慰她。
可能是同为女性,其实她们能够感受到陈清萱内心的拉扯。
成奕泽对待自己的妻子到底是什么状态,大家更是看在眼里。
陈清萱表面看上去光鲜亮丽,物质条件充裕,甚至穿着和用物都是名牌,可一个人,当她的认知在提高时,这些所谓的名牌,所谓的奢侈品,不可能构成她生活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