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楼的活前天就干完了,我不打扫,还等着你来上菜啊?”
“县城的三个服务员,一个也没跟过来?”
“我才不像你呢,走哪都拖家带口的,白春又不缺人,难道不是一样?”
是一样,那就活该你一个人收拾一百平米咯。
周乔正想上二楼呢,却又被蒋苑给叫住,还说有个女的已经等了她一整天了。
女的?
难道是许苒到了?
周乔退下楼梯,走向一楼深处。
可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她这才发现等在板凳上的人竟然是贼小子大姐。
“你……找我有事?”
“呃……”对方见她终于来了,赶紧站了起来,“我是来谢谢你的。”
谢我什么?
谢我把你亲弟弟给送进车子里了?
周乔不想说教,也不是很想接这个茬儿,最后只能无奈一笑。
对方看出她没听懂,于是就直说了。
“我回家以后才发现水果刀没了,但是民警从他身上没搜出来,所以……”
“所以是他确实没带刀,你不用感谢我。”
“我知道他肯定带了,但是……”
“你是怕你弟判的时间短么?纠结这个干什么?有没有人家民警说了算,你就别跟着添乱了。”
听了周乔的话,对方这才明白是自己唐突了。
她的本意是想说声谢谢,可这话又该叫对方怎么往下说?
所以不承认,才是最明智的回答。
见她难为情地垂下目光,周乔忽然问了一个问题。
“咱俩以前是不是在那见过?我昨天就觉得你有些面善,但一时间又怎么也想不起来。”
对方抬起眼眸,两秒钟后再次垂了下去。
“是见过,在荔城,半年之前。”
周乔去过很多次荔城,除去赵云英,剩下的都是仅有一面两面之缘。
而且在那里拆除之后,一个保持联系的都没有。
再次盯着对方的脸仔细一看,她脑海里猛然间闪过一个人。
“你是……你是赵慧珠?”
“嗯。”
谁能想到,她就是半年前在荔城骗赵云英的那个美女!
当时的她,喇叭裤,高跟鞋,**镜,大红唇。
再看现在的她,普通棉袄,粘底棉鞋,小脸蜡黄,瘦得像个竹竿。
对,算日子她是该出来了。
看来她现在,依然过得不太好。
尽管她们在半年前就已知道对方,但这的确是第一次正式打交道。
“坐下说吧。”
“你,你不把我当骗子?”
“我当不当有什么要紧,主要还是看你自己怎么想。再说我听过你的故事,愿意相信你骨子里不是坏人。”
“谢谢……”
看得出来,现在的赵慧珠很是不自信。
她总爱低头,说话时,也几乎不看对方的眼睛。
要不是见过她以前的样子,恐怕说死都没人信,她就是那个说话像刀子的女人。
接下来,赵慧珠讲了自己最近的经历。
“我在牢里的时候就感叹,半年的时间可真长,长到再见面时,我的两个儿子根本都不认识我了。
可是等到出来以后,我又觉得半年的时间真短,短到我还要有六年半,才能再和大勇重新生活在一起。”
有句话叫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在没有同等经历的情况下,任何的开解都是徒劳,反而更像是在说风凉话。
周乔问了句比较现实的,“那你现在靠什么生活?”
赵慧珠擦了下眼泪,“在汽车厂门口摆的摊儿,卖袜子、头绳、发卡啥的。”
不得不说,赵家和吴家的老人都够执拗的。
当时她进去以后,一对双胞胎,两家还是谁也不打算要。
按照我国法律,父母都判刑了的情况下,对于未成年的孩子,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是有义务进行抚养的。
可是双方都不愿意,不仅踢起了皮球,就连一家养一个的方案也不肯接受。
最后调节的结果是轮流抚养,两个孩子每家各呆一个月。
双胞胎年纪还那么小,吃奶粉也很正常。
可两边的老人为了省钱,奶粉其实是一次比一次稀。
两孩子喝了一肚子的水,两泡尿就出去了,总是不一会儿就饿得嗷嗷大哭。
明明正在长身体的阶段,可看起来反而比两个月之前倒小了一圈。
“我弟看不下去了,就从家里偷了一百块钱,把两个孩子给带走了。他就是靠着这点儿钱,一直撑到了我出来。”
看到两个孩子瘦是瘦了点儿,但至少都还平安,赵慧珠感激得当场就给她弟跪下了。
姐弟俩抱头痛哭,场面就和昨天是一模一样的。
后来她弟说想家了,就一个人回了海城。
可没过两三天就回来了,还给她带回来八十块钱,说是爸妈让捎给她的。
赵慧珠再次感动到落泪了。
认为父母不过是恨她让家族丢了脸,实际上还是很心疼她的。
几天以后,她弟又走了。
等再回来时,又给她捎回来四十块钱,这回说是他给别人干零活挣的。
弟弟一向老实憨厚,赵慧珠自然不会多想。
还从这钱里拿出来一部分,作为摆地摊儿进货的本钱。
直到元宵节,她才突然知道了真相!
躺在炕上迷迷糊糊的时候,她梦到了她家的老屋,梦到了父母笑盈盈地朝她招手。
醒了以后,她发现枕巾是湿的。
再一摸脸庞,原来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我想家,我想爸妈,我想回去看看他们。”
说到这里时,赵慧珠再次泪如雨下。
她用手抹了下两侧的脸庞,然后微微抬起眼眸,像是在自问自答。
“可是你知道当我回到家里时,我看见啥了么?我看见我爸在打我弟,用这么粗的圆木头棒子,不管不顾地瞎抡!要不是我弟跑得快……”
“是因为偷了那一百块钱吗?”
赵慧珠抽泣一声,然后继续往下讲。
就在那天梦醒之后,她终于下定决心要回家去看看。
因为不能一边丢着父母的脸,一边花招父母的棺材本钱,却还摆出一副天经地义的样子。
于是,她连续五天背着两个儿子,到汽车厂一号门口那里去摆摊儿。
路过工人们都很同情她,尤其是有了孩子的女性职工们,对她更是能够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