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球试验造成的哄动效果,让朱由检非常满意。
尤其让他满意的,是这件事对宗教人士带来的震动。
之前对厘定神仙体系还隐隐有些抗拒的一些宗教人士,在热气球带人上天之后,再也没有了声音。
他们都认为这不是普通人能想到的,皇帝一定是得到了神灵的启示。
所以在厘定神仙体系上,这些人开始积极起来。
宗教改革的事情,向前推动了一大步。
朱由检对这个意外之喜很喜欢,嘱咐牛金星举荐的术士宋献策,帮自己盯着这件事。
并且在召见吕祥的时候,又给他了赏赐。
还应吕祥请求,在京城修建鲁班庙祭祀公输班,并以李冰、蔡伦、张衡、诸葛亮、马钧、宇文恺、李春、沈括、毕昇、郭守敬、陶成道、蒯祥、陆祥、徐杲、潘季驯等人从祀——
在被列入文庙、武庙、帝王庙从祀功臣后,凭借孔明灯、诸葛连弩、木牛流马等发明,诸葛亮又被列入了鲁班庙。
此人当真是才学渊博,哪里都能看到他。如果神农庙也有人从祀的话,发明馒头的诸葛亮,估计也能入选。
感叹着诸葛亮的无处不在,朱由检又应吕祥请求设立了鲁班奖。每年评选优秀工程和技术,为他们授予奖励。
同时,朱由检叮嘱吕祥,尽快改进热气球,把它实用化之后送到前线,搭配望远镜侦查敌军——
相比造价昂贵的瞭望塔来说,热气球成本更低,而且能升得更高。搭配望远镜后,很远就能看到敌人。
这对专注守城的明军来说,可谓一大利器。
而且还能用于观察火炮落点,用于炮兵校射。
可以说,朱由检让吕祥制造热气球的目的,不止是为了科学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能用于战争,称得上一件利器。
吕祥答应了之后,又汇报了一件事情:
“火铳和刺刀已经基本定型,还请陛下命名!”
呈上经过不断优化后,最终定型的火铳。
朱由检看到有两款,饶有兴趣地道:
“怎么定型了两种,不能合二为一吗?”
吕祥指着比较大的火铳,回道:
“这款重型火铳,是以斑鸠铳为基。”
“口径定为六分,也就是二十毫米。”
“它的箭形弹重半两,发射药约一两。有效射程近百丈,比之前远了三十米。”
“发射**的时候,铅子重一两半,有效射程近百米,可以射穿盔甲。”
这样一杆火铳,能满足朱由检对威力、射程的需要。
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它太重了。
吕祥极力减重,也只能控制在十三四斤。
姬际可等勇士配上刺刀使用时,都感觉拼刺不顺畅。
只有比较强壮的士兵,才能用它射击,勉强用它拼刺。
可以说,这款重型火铳虽然还不是朱由检曾经设想的抬枪,却也几乎达到了单兵操作的极限。
所以吕祥和姬际可、徐光启等人商议之后,又定型了一款火铳。
吕祥指着它道:
“这款轻型火铳,是以鲁密铳为基。”
“口径定为三分六,也就是十二毫米。”
“它的箭形弹重两钱,发射药约四钱,仍旧还是两倍。”
“有效射程六十丈,也就是公制的二百米。”
“**威力较低,只比鸟铳强一些,四五十米才能破甲。”
说出轻型火铳的缺点,吕祥又指出它的优点,道:
“但是它的重量不到十斤,装上刺刀后拼刺比较方便。”
“而且后坐力低,士兵稍微训练就能承受,比重型火铳手训练更快些,打得比较精准。”
朱由检微微点头,知道其中原因。
因为按照每克黑火药大约200J的能量计算的话,四钱、也就就是十五克黑火药的能量,大约在3000J,实际因为装药方式等原因会低点。
这个范围附近的后坐力,最适合士兵承受。后世的全威力**弹,大约在3500J左右。中间威力弹和小口径弹,则在2000J左右。
轻型火铳大约3000J的枪口动能,当然比重型火铳7500J的枪口动能更加容易承受。
(最下面就是鲁密铳和搬钩铳/斑鸠铳,轻型火铳和重型火铳的仿制对象)
也因为此,轻型火铳在后坐力等方面优于重型火铳。炸膛风险也较低,能够造得更轻。
唯一的缺点,就是用**时威力太低了。
朱由检看着两款火铳,说道:
“轻型火铳用箭形弹有效射程二百米,似乎勉强足够。”
“就是用**时威力太低了,难以应对建虏的骑兵。”
“徐学士怎么说的,他打算装备哪种火铳?”
吕祥和徐光启在军中做过试验,说道:
“徐学士建议两种火铳都装备,主要用轻型火铳。”
“重型火铳给精锐士兵,在百丈时打击敌人。”
“还有,他建议造一种发射箭形弹的双管或三管手铳,代替军中的三眼铳。”
前装枪装弹不易,如果离得太近,根本就无法再次装弹。
这是朱由检之前让锦衣卫装备诸葛连弩,作为自卫武器的原因。
但是诸葛连弩破甲威力太弱,军中都看不上。徐光启的建议,是开发双管或三管手铳,代替近距离开火的三眼铳——
以三眼铳十几丈的射程,手铳能轻易代替。
朱由检对这个想法很赞赏,点头同意下来。他早就看大明军队装备的三眼铳不顺眼,想用其它火铳代替。
徐光启提出的双管或三管手铳,的确是个好想法。
再想到火绳枪的点火颇为不便,朱由检道:
“燧发火铳研发得怎么样了?”
“毕懋康或者其他人有想法没有?”
选择毕懋康担任专督军械侍郎,朱由检就是希望他像历史上那样,发明出毕懋康自生火铳。
但是现在条件明显还不成熟,吕祥道:
“燧石火机已经制造出来了,但是发火率还不高。”
“扣扳机需要的力气大,有时还需要扣几次。”
“臣以为簧轮火机更实用些,就是造价太贵。”
簧轮枪是介于火绳枪和燧发枪之间的装备,现在西方使用得比较广泛,也传到了大明。被商周祚奉命搜集火铳时,一并搜集了过来。
这种枪机,原理类似后世的齿轮打火机,用轮面和黄铁矿石或火石摩擦产生火花,火花落入药锅引燃发射药。
它的发火成功率和可靠性相比还不成熟的燧发枪,自然是胜过的。
唯一的缺点就是零件比较多,制造更复杂些。
但是见过打火机的朱由检,不觉得它有多复杂,更看重的是可靠性。所以他下令道:
“试着造一批簧轮火铳,看看成本和效果怎么样。”
“如果能够承受,那就装备新军。”
相比技术水平较低、有可能被建虏仿制的火绳枪,朱由检更倾向技术水平更高的簧轮枪。
即使簧轮枪的成本更高些,他也愿意忍受——
火器的技术水平越高,建虏就越难以仿制,难以追上大明。
所以他对火器的要求是小步快走、加速迭代,在口径和弹药暂时不改变的情况下,加快向自生火铳转变。
保持生产一代、研发一代的节奏,直到出现一种成本和威力都能接受的火铳,进行大批量装备。
定下这个策略,朱由检让军械研究院在火铳定型之后,尽快研发新火铳。
并根据刚制定不久的拼音,为吕祥呈上的火铳定名:
“根据之前定下的拼音,铳的首字母是C,以后火铳的简称,就以C来开头。”
“重型火铳是CZ,这款火铳定名重型火铳一式,简写为CZ1。以后要印在铳身上,并且按工坊代号和生产日期印上编号。”
“谁组装的火铳、铳管等重要零部件来源于谁,当日谁在主管,工坊都要有记录。发现问题之后,要能追溯到当日的负责人。”
“同理,轻型火铳定名轻型火铳一式,简写为CQ1。”
“刺刀是CD,手铳是CS。”
亲自定了名字,朱由检让吕祥和毕懋康等人商议,调集军械司和文思院等衙门工匠的力量,尽快制造出五千支火铳,装备徐光启训练的新军。
这支新军,在整训数月之后,已经有了强军模样。急需装备新武器,试验新的战法。(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