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轰隆~”
只听接连两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仿若平地惊雷。
瞬间打破了草原上的寂静。
那爆炸的威力堪称惊人。
多尔吉千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整个人瞬间就被炸得血肉横飞。
马文升瞪大了眼睛,眼睁睁地看着眼前这惨烈至极的一幕,只觉得胃里一阵翻江倒海,极度的不适涌上心头。
至此。
原本浩浩荡荡近八千人的鞑子部队,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打得七零八落,能侥幸逃走的,恐怕连几百人都凑不齐了。
剩下的那些,全都成了横七竖八、血肉模糊的残骸。
散落在这片曾经宁静的草原上。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又怪异的味道,那是烤肉味与焦糊的肉香混杂在一起的气息,令人作呕。
马文升实在忍不住了,扶着马鞍,“哇”的一声吐了出来。
吐得那叫一个昏天暗地。
其他将领也好不到哪儿去,一个个脸色煞白,胃部不住地翻涌。
强忍着才没跟着吐出来。
“将……将军,我们赢了!”一名士兵激动得满脸通红,一路小跑着前来禀报喜讯,声音都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
“嗯,我知道了。”
马文升好不容易缓过劲儿来,顾不上擦拭嘴角的秽物,赶忙问道,“但那些牛羊怎么样了?没发生暴动吧?”
此刻,他心里最惦记的,就是收拢的那些牲畜了。
毕竟这关乎着大军后续的补给和战利品啊。
就在这时。
张宁带着人匆匆赶了回来。
他瞧见马文升那难受的模样,赶忙上前,笑着递过去一袋水,说道:“马大人放心,一切都挺顺利的。幸亏咱们提前有准备,把它们转移到了隘口方向,虽说中间有些躁动不安,但好在现在都已经控制住了。”
他那边的战斗结束得颇为迅速。
干净利落地清除了拦路的敌军后。
他便即刻命人赶着牛羊马群往隘口赶去。
而隘口那儿。
早就有大明的士兵在严阵以待了。
虽说人数只有千余人,可在得知敌军被消灭的消息后,他们立马打开城门,倾巢而出,前来接应。
道路这一打通。
张宁一直紧绷着的那根弦总算松了下来。
马文升心里也宽慰了许多。
“张先生,这一仗打得可真痛快啊,这下鞑子再也没能力追咱们了!”马文升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长舒了一口气说道。
张宁也笑着回应道:“可不只是追不上,他们这回是彻底没那个能耐再追了。咱们先回去好好歇着吧,折腾这么久,终于可以回家了。”
又过了半日。
张宁他们的队伍终于缓缓抵达了隘口。
当那雄伟壮观的长城映入眼帘的那一刻,众人一路上积攒的忧虑和紧张,就仿佛被一阵风吹散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与此同时。
他们平安归来的好消息。
也很快就传到了主帅余子俊那里。
这一路返回,大军着实是疲惫不堪,再加上伤员众多,行进的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行程也不免有所耽搁。
好在宁夏卫那边知晓情况后,及时派出了不少人手前来协助。
这才让返程之路顺利了许多。
一进城。
张宁感觉自己那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懈了下来。
回到驿馆后。
如圆一瞧见张宁,眼睛立马亮了起来,像只欢快的小鸟一般迎了上去。
一下子就抱住了他。
如圆嘴里还念叨着:“老爷您可算回来了,可把奴婢担心坏了!”
随后。
她赶忙接过张宁的衣物,手脚麻利地为他准备热水。
又端来可口的茶点。
张宁泡在浴盆里,温热的水包裹着他疲惫的身躯。
那舒适的感觉让他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
还是如圆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他唤醒。
之后又温柔地扶着他,带他到卧室的床上。
让他能舒舒服服地接着休息。
…..
余子俊这边。
看着张宁他们安全凯旋。
他脸上不由的露出了喜色:“太好了,这个张宁还真是有两把刷子啊,大将大才啊,今晚我一定要好好款待他。”
张宁带领的一万多大军一路凯旋。
他对朱佑樘这边也算有了交代。
当然。
往深一层想。
这其实也给他带来了新的压力。
张宁的部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为国家减轻了压力。
而他这边却进展缓慢。
幸好他目前不在宁夏,而是在河套与敌军对峙。
否则真有些不好意思面对张宁。
目前情况就是。
达延汗等人经过和张宁一战后,已经在收缩兵力了。
他们如今兵力不足。
因此对大明军队的警惕性也大大提高了不少。
余子俊看到这种情况后。
他却收缩兵力,反而将八万多人分散出去,形成两股力量,如同两只钳子,左右夹击前方的敌军。
只要有机会。
他肯定会命人毫不犹豫地发起攻击。
然而,达延汗也并非易与之辈,作为骑兵,他们的机动性很强,使得余子俊的部队始终难以找到合适的战机。
目前双方仍处于对峙状态。
可张宁这一回来。
他开始有些担忧朝廷上会有人弹劾他了。
毕竟。
朝堂上的许多人只看重结果。
旁边的副将看到他这般皱眉,忍不住建议道:“大人,张先生回来了,我们不妨向他请教一下,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好法子?”
余子俊并没有嫉妒张宁,他自己也在为当前的困境发愁。
“你以为我没想过?可张先生刚回来,我现在就去请教他。”
“你觉得他会愿意蹚这浑水吗?”
听到属下的建议,他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大人,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再说了,现在一直僵持着,对我们和对敌军都是一种煎熬,冬天马上就到了!”
这句话提醒了余子俊,的确,冬天即将来临。
现在已经到了十月份。
一旦进入冬天,草原鞭挞那边将难以维持。
他们的部落需要粮食、取暖和迁移等物资和行动。
相比之下。
汉人则没有这些迫切需求,冬季的严寒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问题。
或许。
冬季正是反击的好时机。
至于是否向张宁请教计策,余子俊的手下建议他尝试一下。
经过一番思考。
余子俊决定派人去征求张宁的意见。
张宁在休息了两日后,还没到第三日,就被敲门声吵醒。
一问之下。
原来是兵部尚书余子俊的亲兵来询问他的意见。
张宁心想。
鞭挞已经处于劣势,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直接痛快地与敌军决战不就行了。
他不太理解余子俊的犹豫不决,结果没忍住。
没休息几日就带着人前往河套地区了。
余子俊得知张宁到来,非常高兴,并且非常尊重他。
亲自带人迎接张宁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