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1206章 有罪没罪

谢三宾欲哭无泪。

他刚当上内阁首辅,**还没坐稳呢,江南就传来两个大消息。

一个是勋贵私铸大明圆宝,一个是手握实权的封疆大吏当海盗,走私资敌。

查还是不查?

不查说不过去!

查的话早晚会查到东林党和他自己的头上。

看着崇祯和在场官员投过来的目光,谢三宾在心中直呼倒霉。

这件事如果发生在昨天,扛事的就是范景文,而不是他!

等等!

谢三宾忽然觉得这是一个阴谋。

范景文离任前的阴谋。

范景文肯定提前就知道了这件事,为了给他挖坑才故意拖延到今天才曝出来。

肯定是这样的!

范景文是始作俑者,史可法是马前卒。

好像又有些不对。

因为只靠他们两个还不够。

毕竟这件事的主动权在大明皇帝崇祯手里。

勋贵私铸大明圆宝确实是第一次曝出来。

可郑芝龙走私资敌的传闻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期间有不少官员发起弹劾。

可是都被崇祯无视了。

现在旧事重提,显然是要动真格的。

综合所有因素,谢三宾认为这是崇祯对他的考验。

事情处理好,他就能坐稳内阁首辅的位子。

处理不好......

他谢三宾就要离开户部,离开内阁,离开京师,离开权力中心!

回到江南混吃等死。

不!

谢三宾使劲摇头,将那个想法甩出脑袋。

他要留在这里,不能离开。

可是该如何处理呢?

由于一时半刻想不出对策,谢三宾只能应付。

他轻咳一声。

在崇祯和文武百官的注视下,这位内阁首辅兼户部尚书缓缓说道:“陛下,臣以为兹事体大,应谨慎处理。”

崇祯追问:“如何谨慎处理?查还是不查?”

“这...”谢三宾故意拉长声音拖延时间。

可是他气息有限,拖延的时间也有限。

在气息耗尽前,他只能无奈道:“臣以为应该择一能臣即刻前往南京彻查此事!”

“呵呵!”崇祯冷笑一声。

虽然没有说话,但不满的意思已经显而易见。

耿直的史可法马上反对道:“谢大人说的不对吧?”

“什么不对?”

“话不对!”史可法底气十足道:“你刚才说兹事体大,然后又说择一能臣前往南京彻查。这么大的事,派一个人去显然不行。即便可以,怎么查派谁去查也是问题!”

“毕竟南京”

谢三宾被怼了一句,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他已经在准备充分的史可法面前落入了下风。

堂堂内阁首辅竟然被一个刚从南京调来的官员怼了。

在场的官员立刻变得兴奋起来,尤其是那些非东林党成员。

史可法是东林党,谢三宾也是东林党。

无论孰胜孰败,倒霉的都是东林党。

其他官员纷纷后退半步,抱着吃瓜的态度在旁边围观。

在众人戏谑的眼神中,谢三宾反问道:“那你说应该怎么办?”

史可法抬起头:“应该将他们召回京师,交由三法司审理!”

“呵呵!”谢三宾冷笑一声,继续问:“如何召回京师?”

“一道旨意就可以!”

“错,大错特错!”谢三宾终于找到了破绽,他大声反驳道:“你要知道太子殿下就在南京!徐文爵,朱国弼等人手握兵权,虽然不多却也不少。”

“如果事情是假的,一来一回耽误时间不说,还会耽误许多大事,如操练兵马,护送税银以及剿灭海盗等。”

“如果事情是真的,他们岂会束手就擒?为了自保,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到时候太子殿下怎么办?”

谢三宾的意思是怕这些人为了自保从而挟持太子,行极端之事。

史可法先是一愣,随后下意识地说道:“既然如此,可以提前将太子召回京师。”

官员们跟着愣了下,同时抬头看向崇祯。

毕竟崇祯刚说过再有敢言让太子进京者,严惩不贷。

正在开心吃瓜的崇祯也愣了一下,这才意识到瓜又回到了自己身上。

他站起身猛拍桌子:“史可法,念在你是初犯,朕就不追究责任了。若是再犯,严惩不贷!”

史可法连忙施礼:“陛下息怒,臣知罪。”

崇祯冷哼一声,坐回龙椅闭目养神。

朝会还在继续。

由于南京的事太过复杂,再加上崇祯不同意提前召太子进京。

所以议论了半天也没有议论出办法来。

眼看事情陷入了僵局,吏部尚书邱瑜站了出来:“诸位,既然南京的事论不出个所以然来,不如改议福建的事。”

“邱尚书言之有理!”

“邱大人说的没错,还是先解决福建的事吧,那里的事牵扯不到太子殿下!”

内阁首辅谢三宾稳了稳情绪,问史可法:“史大人,郑芝龙犯罪的证据都有哪些?”

“没有物证,都是人证!”

“具体有哪些人证?”

史可法回答:“太多了,有降将博洛,福建的官员,郑芝龙水师的将领......”

在史可法罗列证人名单的时候,邱瑜脑海中忽然想起一个名字:黄道周!

他曾经因为弹劾郑芝龙向建奴走私,遭到了罢黜。

数月前崇祯曾提起过这个人。

并对他说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告诉合适的人。

等史可法念完证人名单,邱瑜补充道:“还有一个证人。”

“谁?”史可法问。

“前南京吏部侍郎黄道周,他曾经弹劾郑芝龙向建奴走私,却被说成是诬陷,因此革职。”

“好,”史可法点头,将黄道周的名字写在了提前准备好的证人名册上。

这个册子很快交到了崇祯手里。

“黄道周...”崇祯在心中默念了几遍这个名字,心中有些愧疚。

他从一开始就知道黄道周的弹劾是事实。

当时为了稳住郑芝龙,避免两面开战。

不得不将黄道周罢免。

现在他要向郑芝龙开战,第一件事就是让黄道周官复原职。

“陛下,”邱瑜恰到好处地说道:“黄道周揭发郑芝龙却遭到革职,实属冤枉!臣以为应该恢复他的名声!”

崇祯没有急着同意,更没有急着给郑芝龙定罪。

他缓缓说道:“如果郑芝龙有罪,可以给黄道周平反。如果郑芝龙没罪,就不必理会!”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