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回村后成了大力士 第1661章 送稻谷

一番忙活后,李青峰才开始热锅。

黄鳝汤需要的时间最长,便先将黄鳝汤安排上。

几个灶洞一起生了火,做起来也快。

那边的灶洞炖着黄鳝汤。

这边的灶洞则开始制作椒盐黄鳝。

椒盐黄鳝用到的椒盐事先已经准备好。

将腌制好的黄鳝裹上面糊跟椒盐直接下油锅油炸。

炸至色泽金黄便可捞出。

剩下的热油则可以直接用来制作红烧黄鳝等菜。

红烧黄鳝跟红烧其他菜差不多,都是将腌制好的主料放入锅里炒变色。

然后加入生抽、老抽上色,再用其他喜欢的调料烹调。

最后加入适量清水炖煮一番即可出锅。

蒜蓉蒸黄鳝则是将腌制好的黄鳝铺排好后,撒上蒜蓉、姜末等物。

然后直接放入烧开的水面上隔水蒸。

蒸好了就撒上葱花,淋上热油。

随着刺啦一声,又一道美味出锅。

爆炒黄鳝是最简单的一种做法。

黄鳝不用提前腌制,只要热锅加油后,先将姜蒜小米辣等香料煸出香味,然后加入处理干净的新鲜黄鳝爆炒。

当然,根据制作方法不同,鲜活黄鳝的处理方法也不同。

像红烧黄鳝,可以直接划花剁段。

而爆炒黄鳝则需要给黄鳝去骨,并且将黄鳝切成薄片。

否则,切段的黄鳝定然无法爆炒。

切成薄片的黄鳝被红烧了也容易碎烂。

总之,根据烹饪技法的不同,食材最开始的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

子衡跟子瑜两个小家伙感觉自己的口水都快冒光了。

可爸爸严明禁止他们动筷子。

于是他们只能在厨房内这里站站,那里坐坐。

等着爸爸喊开饭。

越等,就越觉得肚子饿得厉害。

实在是今晚的食物太美味了。

各种香气萦绕在厨房内挥之不去。

香辣的、椒香的、鲜香的。

几个味道交织在一起,只让人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不知道等了多久,一个个菜总算接二连三的端到了桌面上。

子衡望着那些色泽油亮的香香肉,咕咚咕咚吞着口水问:

“爸爸,这些肉我都可以吃吗?”

李青峰点头:“只要是爸爸做的蛇肉你都可以吃!”

“但别人做的,你可不能吃,知道吗?”

李青峰担心哪天村里有人吃蛇肉,不明真相的子衡正好遇到了,会跟着一起吃。

所以特意点明一下,只有他做出来的蛇肉才能吃。

子衡不解:“为什么?”

李青峰道:“因为蛇身上有很多寄生虫跟病毒!”

“需要经过很复杂的处理才能吃。”

“别人家做出来的,咱们不知道有没有处理干净,所以不吃为妙,明白了吗?”

子衡明白了。

赶紧拿着自己的小碗去舀饭。

舀了自己的,还给爸爸跟宝宝也舀了一碗。

坐下后,便是大快朵颐心满意足的晚饭时光。

肉肉可真香啊!

上午砍柴的时候,子衡觉得自己快累成狗了。

可这会儿吃到这么好吃的肉肉,便觉得上午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他最喜欢吃红烧跟爆炒的肉肉。

当真是香得他恨不能把筷子都嚼碎了吞下去。

子瑜则是只能喝点黄鳝汤,吃点煲汤的黄鳝肉跟清蒸的黄鳝肉。

其他肉放了辣椒,还是不吃比较好。

汤很鲜美,肉很鲜嫩。

子瑜也吃得极为开心。

直接干了两碗米饭。

饭毕,子衡问爸爸:“爸爸,明天可以吃蛇肉吗?”

想了想,又补充道:“我明天还能去砍柴!”

李青峰有些心虚:“那个,蛇肉虽然好吃,但也不能天天吃的嘛。”

子衡噘嘴。

李青峰又道:“凡事要有个度,不能一味的纵容自己,明白吗?”

子衡叹口气:“好吧,那明天可以吃鱼吗?”

李青峰:......

你小子还点上菜了是吧。

刚要洗碗,院门外就传来了村民的呼喊声:“青峰,在家不?”

李青峰忙用围裙擦了擦手,快步迎出去。

来者不是旁人,而是村长唐义新。

唐义新站在摩托车旁边,正在给车尾上的一包东西松绑。

李青峰不解道:“村长,您怎么来了?”

唐义新最近颇为繁忙。

家里有了新生命的汇入,又恰好遇上秋收。

原本家里的饮食都是唐彩凤做的,但如今有了小娃娃,不仅做不了一日三餐了。

还得有人给唐彩凤单独开灶火做营养丰富的三餐。

为此,唐义新可真是忙得脚不沾地。

见他夜里来访,李青峰颇为意外。

唐义新道:“这不是刚收了稻谷嘛,就想着给你拉一包来,让你尝尝新稻谷的味道。”

说着,用力抱起摩托车上满满当当的一大包稻谷,往地上一放。

用手撑着腰道:“呐,你别小看这一包。”

“这袋子大,有百来斤呢。”

“应该够你们家吃个把月。”

想了想,又觉得可能不够。

毕竟子衡真的能吃。

遂改口道:“半个月肯定没问题。”

李青峰哭笑不得:“叔,您这是干什么?”

“我家里又不缺粮食,您何必大晚上给我送稻谷?”

“我这、我这也没有碾米机啊!”

“我平时都是买现成的大米!”

唐义新摆摆手,否决道:“那现成的大米有些都是陈米。”

“而且看新闻上说,那些大米都不好的。”

“还是咱们自己种的米比较好。”

“反正也不多,就给你一包。”

“不过,我这包稻谷是刚刚从田里打回来的,你最好是再晒两天。”

李青峰知道一包大米虽然价值不贵,但却代表了唐义新的深情厚谊。

客气两句后,便也没有推拒,而是欢天喜地的收下。

结果,他这边刚收下唐义新的稻谷,那边村里其他人家听闻了消息便纷纷往他家送稻谷。

一包接一包。

李青峰都惊呆了。

想推拒,村民们就说:“青峰,你这什么意思?”

“你只收村长的,不收我们的,看不起我们是不是?”

李青峰解释:“不是,我没这个意思!我是觉得,我无功不受禄啊!”

村民们笑了:“怎么就无功不受禄了?”

“今年要不是多亏青峰你,家里的水稻也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收成。”

“没错,往年大桥头的那些田因为吃水不饱,一亩田的也就顶多收七八包稻谷。今年可是收了十多包!”

“对啊,这可都是青峰你的功劳,是你让我们不用再为稻田水发愁。”

“这稻谷是我们的一点心意,青峰你就别推拒了。”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