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的大学真是欺人太甚!”
“状元他们要抢,连偏科的也要抢!”
“不就是有两个臭钱吗!”
“有钱不好吗?去年BJ一个考了670的选了港大,一年有16万港币的奖学金哦!”
“16万?还港币?嗨,早知道我也去了,我分还高些呢。”
“……”
在《新燕京报》一则《港岛大学的招生政策刺痛了谁》的新闻报道被陆续转载后,类似的聊天就经常在内地高校的师生间发生。
而作为引发这个话题风暴的中心人物——张潮,自然也经常被拿来出来讨论。
有些人认为既然张潮自己都说了“一篇作文上大学”有违教育公平,那他自己就应该说到做到,凭本事考上哪所就是哪所;或者干脆接受港岛大学的特招,不要和内地学生抢名额。
有些人则认为张潮本身就不属于“一篇作文上大学”的定义——他可出了一本书呢,而且是八零后作家中第一个能把有份量的作品发表在《花城》这种纯文学刊物上的。
有些人则认为,张潮并不属于韩涵那样典型的叛逆青年,单纯只是偏科而已。听说他一模语文考了145,二模又考了个146,足以证明他在学习上花了功夫。韩涵那是连语文都考不及格的。这样的学生为什么不给他一点机会呢?
出人意料的是,持后两种观点的主力军竟然是燕大的学生,尤其是有一群燕大中文系的学生,更是出征各**BS,与人唇枪舌剑。
而敏感的人则发现,平时最热衷于在网络和媒体上“大放厥词”的张潮,却异常的沉默。
内地教育单位中最先向张潮伸出橄榄枝的是鲁迅文学院。鲁院表示,今年即将举办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为期半年,所有学员均由省级作协保送,每省1人。
对于张潮,虽然他还不是作协成员,但只要他愿意,鲁院将特事特办,越过省市两级作协,直接录取。
鲁院这个高研班虽然不是什么正经的学历教育,但是牌子却是一等一的硬气。不仅因为鲁院的名气,也是因为这个班是礼部发起、全国作协负责业务指导的,规格极高。
鲁院高研班属于写到自己的履历里,绝对不丢人的那种学习经历。
鲁院的这个表态可以说是为舆论火上浇油,已经有不少关于此事的讨论上升到了质疑教育体制的层面。
5月中旬,长福三中迎来了这些年来最为特殊的和重量级的来访者。
饶是张潮成名以来,校长吴兴雨已经跟着见了很多“大场面”,但是这次的来访者,份量绝对超过了以往。
这天一早,长福三中的校门口就挂上了长长的横幅——
热烈欢迎燕京大学中文系课题组莅临考察指导工作
这可是燕大啊!长福县上一次有学生考进燕大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长福三中更是六七年没有出过燕大生了。所以这次站在校门口C位的,不是吴兴雨,而是长福县的领导。
张潮没想到,“燕大醉侠”孔磬冬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真的牵头把“县城叙事”的课题组弄起来了!而且第一站,就是来长福。
课题组一共八个人,其中六个是学生,老师除了孔磬冬,还有一个更让张潮没有想到的人物——
燕大中文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钱立群教授!
从职务上说,钱教授其实在两年前已经从燕大退休了,现在主要关注国内的语文教育、现代民间思想史,以及地方文化研究。
但他的影响力还在啊!
简单的寒暄、合影过后,双方就在长福三中的会议室里展开了会谈。不过课题组显然对领导们的介绍不感兴趣,领导们也看出来了,于是很快就结束了,并没有“我再讲两句”“我再强调一点”,而是把张潮叫了过来,并嘱咐他要好好表现。
领导退场,张潮入座,气氛很快就松弛下来。
除了钱教授和孔磬冬,张潮一眼就看到了上次那个叫“欣”的女生。没办法,上次就属对她印象深。
孔磬冬道:“钱教授本来已经退休了,但是对我们这个课题很感兴趣,所以就跟着一起过来了。”
钱教授笑道:“我听小孔说认识一个语文能考140多分、写的一手好小说、还挺有理论水平的高中生,实在好奇,就跟过来了。小张同学后生可畏,最近燕京高校界,就属你名气大!”
张潮连忙谦逊了几句,表示最近专心学习,实在不清楚外界发生了什么。
孔磬冬道:“这次课题组,也是在你的小说和演讲的启发下成立的。你作为作者,来介绍一下创作的初衷和相关的原型。”
张潮在脑中捋了捋表达的逻辑,才开口道:“创作小说之初,我只想……”
随着张潮讲解的深入,课题组师生的思绪,被完全带入了上世纪 80-90年代的长福县城,似乎亲眼目睹了这里兴衰。小说中的陆小路、蓝白等人也似乎在他的言语中,活了过来。
就连钱立群教授,也听得频频颔首。
张潮讲完以后,钱教授问了一个题外话:“你的讲述当中,用了很多文学理论的术语,你学过?”
张潮答道:“我爸是厦大中文系毕业的,家里有他的大学教科书,我就自学了一些。”
钱立群教授点点头,不再说话。
课题组的学生,又和张潮讨论了一会儿,孔磬冬提议道:“百闻不如一见,就让张潮带着我们转一转、看一看。”
张潮欣然同意。
这次就不能带他们去登云路这样的历史老街区了,而是去了荒芜的老厂区、破旧的宿舍楼,访问了当年的工人和家属……
整整两天,张潮白天带课题组的学生做田野调查,晚上陪他们共同整理研究,倒让孔磬冬这个课题组组长清闲了下来,每天就是和钱立群教授乐呵呵地看一帮年轻人在忙活。
离开长福,前往下一个考察地的前一晚,孔磬冬陪着老师钱立群教授在长福宾馆的小花园里散步。
“您觉得张潮怎么样?”
“好苗子。古典文学修养还不清楚他的水平,但文学史、文艺学、文艺心理学基本功很扎实。创作就不用说了,18岁在《花城》上发中篇,于华他们都没有做到过。”
“可惜了。他的成绩最多只能读个好大专。”
“未必……”
“嗯?”
“你不觉得最近的舆论方向变了吗?”
“老师您说说。”
“现在破不破格录取张潮,已经不是单纯的教育公平问题了,而是上升到了内地和港岛两种人才培养体制的对抗了。
张潮被港岛的大学招走,要是‘大未必佳’也就罢了,可如果他保持现在的势头成长起来呢?
去年刚全面开放港岛高校内地招生,一下就被招走那么多省状元、市状元。上面,也是有压力的。”
“还真是。而且作家最记仇了,张潮要是把这事写进作品里……诶,钱老师,您这次来,不单纯是对课题感兴趣吧?”
钱立群教授神秘一笑,没有回答孔磬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