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儿在一旁兴奋地搓着手,眼睛闪闪发光,像是期待着什么好戏上演。
沈蓝嫣然一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脸颊上飞起两抹红霞,更添几分妩媚。
她略带醉意地晃了晃脑袋,眼神却始终停留在肖离身上,仿佛要将他刻进自己的眼里。
“既然如此,那小女子便献丑了。”
她轻轻启唇,声音清脆如珠玉落盘,带着一丝酒后的慵懒和娇羞。
深吸一口气,沈蓝开始吟诵:
“桃花映面意难宁,欲语还羞念未停。”
“不见檀郎春日里,幽思空付落英庭。”
她吟诗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如同山间清泉般流淌,又如百灵鸟般婉转动听。
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每一个音节都敲击着肖离的心弦。
念完诗句,沈蓝痴痴地望着肖离,眼中似有千言万语,却又欲言又止。桃花谷的微风吹过,卷起片片桃花瓣,在她身边飞舞,更添几分诗情画意。
肖离只觉得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沈蓝的眼神、诗句中蕴含的情意,他如何能不明白?
他心中暗叹,这沈蓝,果然是天下第二才女,一首诗写得如此含蓄却又如此直白,让人难以招架。
这首诗,以桃花为引,将少女怀春的羞涩和对心上人的思念描绘得淋漓尽致,意境优美,用词精妙,堪称佳作。
但他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微微一笑,打破了这略显暧昧的沉默。
“沈姑**诗,真是妙极!将少女怀春的细腻心思表达得淋漓尽致,意境优美,用词精妙,令人回味无穷。”
他故意避开沈蓝深情的目光,转向亭外的桃花,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赏,却又恰到好处的保持着距离。
春儿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虽然她听不懂诗词的好坏,但她能感受到沈蓝诗句中蕴含的浓浓情意,不禁偷偷地瞥了肖离一眼,心中暗想。
公子真是不解风情,沈姑娘如此明显的暗示,他竟然装作听不懂!
沈蓝听到肖离的夸赞,脸上闪过一丝欣喜,却又带着一丝淡淡的失落。她轻轻咬了咬嘴唇,低声问道:“肖公子觉得这首诗如何称呼合适?”
肖离沉吟片刻,说道:“既然是以桃花为题,不如就叫‘桃花思’吧。”
“桃花思……”
沈蓝轻声重复了一遍,眼神中闪过一丝黯然,“是啊,我常年居于这桃花谷中,每年都能看到这漫山遍野的桃花,也常常以桃花为寄托,抒发心中的思念……”
她说到这里,语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让人不禁心生怜惜。
肖离心中暗叹,这沈蓝的意思,他又呵呵藏不知道?可是自己并无此意,现在并不想想这些事儿。
他连忙转移话题,说道:“沈姑**诗作完了,那该轮到我了。”
“好,那小女子洗耳恭听。”
沈蓝强打起精神,努力让自己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开朗。
肖离也看向亭外的桃花,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正是另一个世界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他的声音清朗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沈蓝和春儿的耳中。
这首诗,虽然简单朴素,但却蕴**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念,与沈蓝的“桃花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沈蓝听到这首诗,先是一愣,随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她没有想到,肖离竟然也能写出如此意境深远的诗句。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表达相思之情,但却以景抒情,将物是人非的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春儿虽然不懂诗词,但也听得入神。她只觉得这首诗,让她想起了许多往事,心中也涌起一股淡淡的伤感。
“好诗!好诗!”
沈蓝忍不住赞叹道,“肖公子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不知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肖离微微一笑,说道:“沈蓝姑**诗叫桃花思,那我这首就叫‘桃花诺’吧。”
他并没有解释这首诗的来历,只是淡淡地说出了诗名。
肖离念完“桃花诺”,沈蓝和春儿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充满了崇拜。
春儿虽然不懂诗词的精妙,但她能感受到诗中那股淡淡的忧伤,让她对肖离又多了几分敬佩。
沈蓝则不同,她对诗词的研究和文学功底远超常人,自然能体会到这首诗的绝妙之处。她美眸闪烁,激动得脸颊泛红,呼吸都略微急促起来。
“妙!太妙了!”
沈蓝忍不住拍案叫绝。
“肖公子这首诗,看似平淡,实则蕴含深意,将物是人非的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与我的‘桃花思’相比,竟毫不逊色,甚至…甚至更胜一筹!”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
“尤其是这‘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句,简直是神来之笔!看似写桃花,实则写人,将那种物是人非的无奈和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拍案叫绝!”
肖离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多言。他深知这首诗的魅力,毕竟是另一个世界的经典之作。
沈蓝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眼波流转,又转向另一个话题。
“肖公子,之前你那首《春江花月夜》,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那种全新的诗词形式,以及诗中所展现的意境和哲理,都让我叹为观止。不知……不知肖公子能否再作一首类似的诗词?”
肖离洒然一笑,说起了自己的见解。
“诗词之道,贵在抒发情感,表达意境。形式固然重要,但内容才是精髓所在。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文章小说,只要能触动人心,便是佳作。”
沈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认真的思考起来。
“肖公子此言,令我茅塞顿开!我多年来钻研诗词,却常常拘泥于形式,反而忽略了内容的重要性。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