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再度打断了毛骧的话:“也就是说,不确定铁浮屠究竟到哪儿了对吧?行了,你继续说。”
很显然,朱元璋对毛骧最近的工作,是相当不满意的。
毛骧咽了咽口水,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除此之外,还有一名神秘老者,不知究竟为何身份,但所有人对他都特别尊敬有加。”
“神秘老者?”朱元璋缓缓点头,“可知道他姓甚名甚?”
“呃,其真实身份,现在也尚未确定……”
闻言,朱元璋眼中的失望溢于言表。
他甚至都没了心思继续跟毛骧说话,只是挥了挥手,便将他遣退了下去。
毛骧心中忐忑,却是不敢有半点怠慢,赶忙磕了个头,躬身退了出去。
于是,偌大的御书房里,便只剩下了朱元璋一人。
他沉着脸思索了起来,思索着老十二这一次来应天府,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个使团的成员组成倒也不算复杂,唯独铁浮屠的花木兰、神秘老人是他最为关注的两人。
前者,乃是铁浮屠的不二指挥,更是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在这个节骨眼上,倘若老十二要是存了二心,那花木兰便能立即指挥铁浮屠攻打应天府!
即便应天府城墙坚固,守卫森严。
但可别忘了,元大都、元上都的守卫同样森严,城墙也同样坚固。
可依旧是被铁浮屠给生生攻克下来了,还将城内所有人都屠戮一空。
由此可见,再如何坚固的城墙,再如何森严的守卫,在攻城作战经验极为丰富的铁浮屠眼中,都宛若无人之境!
如果老十二但凡图谋不轨,则应天府势必不保!
而另一方面看来,整个团队最核心的成员,不是老十二,而是他不知从何处请出山的神秘老者。
莫非,他是知道妹子病重,所以专程从荆州城请的名医过来问诊?
不不不,没这个可能。
荆州城医疗条件滞后,若有名医,早该被锦衣卫们请回来了。
又怎么可能轮得到老十二呢?
许是因为老十二知道妹子病重,他心中焦急,所以才一路星夜赶路,导致锦衣卫们这才没能察觉到他们的行踪!
逻辑上来讲,倒也还算说得通顺。
毕竟老十二可是妹子一把屎一把尿给亲手养大的。
倘若当真如此的话,那便是老十二孝心可嘉。
究竟是图谋不轨,还是孝心可嘉?
或者……二者兼有?
一时间,即便是朱元璋本人,也不由踌躇了起来,始终拿不定个主意。
末了,他在心底长叹了一声。
“姑且走一步看一步吧!老十二,你可千万别让咱失望啊。”
湘王朱柏抵达了应天府的消息,很快便传得路人皆知。
欢欣鼓舞者有,心焦如焚者有,奔走相告者有,连夜出逃者也有。
总之,在荆州城以一己之力,镇压了**污吏、豪强氏族的湘王朱柏,已经有了资格让各路人马为之震动的实力。
尤其太子朱标,此时为了母后的事情,他不遗余力地四处奔走,寻找着能够治愈重症的名医。
而正此时,他得知了湘王朱柏进入应天府的消息。
太子朱标的脸上先是露出了一抹欣喜之色,但随即眉头紧锁,表情也变得凝重了起来。
在这个节骨眼上,老十二出现的时机未免也太恰巧了吧?
他凝神思索了片刻,立即叫来了毛骧。
“湘王朱柏已经抵达应天府了,这件事情你可知道详细?”
毛骧匆匆赶来,却不料太子殿下竟然是询问的湘王之事,立即不敢怠慢,将自己所知道的,又同太子说了一遍。
“所以说,湘王这次回京,既带了铁浮屠的指挥使,又带了一名神秘隐士?”
毛骧不知道太子殿下之所以有这么一问,是出于什么目的。
但他还是如实地回答了。
闻言,太子朱标微微颔首,沉思了起来。
与朱元璋所想的有些不一样,在太子朱标看来,湘王朱柏的这番动作,其实是向他以及整个应天府的所有人,都主动地展示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便是:战,还是和?
如果要战,他带了铁浮屠的指挥使,随时可以召集铁浮屠发动攻城……不,夺城战。
有铁浮屠在,这天下便没有绝对守得住的城池!
即便是应天府,太子朱标也不抱有任何希望。
这是武。
而如果要何,他带来的神秘隐士,莫不是准备当他的说客?
倘若是说客,那又当从何说起呢?
是拉拢朝中势力?
还是拉拢其余皇子?
不论如何,只有等他出招了,自己才有机会进行反制。
所以,究竟要何去何从,如何抉择,那就全在朱柏的一念之间了。
“这可当真是没想到,十二弟此番才出去多会儿功夫,做事竟然变得如此老练毒辣了……那么,你会怎么选呢,十二弟。”
太子朱标摇了摇头,忍不住叹了一声。
原先,诸位皇子们在大本堂一同读书时,宋濂等人给太子朱标的评价,便是文思敏捷,才华卓越,单论才情,绝不亚于十二皇子朱柏。
单论!
不亚于!
何其刺眼的字样!
太子朱标虽然心有不满,但他却并没有办法说上什么。
毕竟,宋濂等人说得倒也是实在话。
比不过就是比不过,再怎么多的修辞也是一样。
从那时候起,太子朱标便暗中将朱柏当成了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
后来,在朱柏就藩前,他出力甚多,未尝不是觉得少了一个对手,人生多了许多遗憾。
不曾想,这才过去多久,为人低调的十二皇弟,就已经成长为权势滔天的湘王朱柏了!
此时,他的贸然进京,同携铁浮屠指挥使、神秘隐士,其真正用心,只怕唯有他自己知道。
一念及此,太子朱标顿时感觉心情变得复杂了起来。
“十二弟,你这究竟是想要做什么呢……”
他呢喃自语道。
与此同时。
在刘伯温的府邸,却是浮现出了另外的一番光景。
曾被朱元璋盛赞为“吾之子房”的刘伯温,却在大明建国之后尤其不受其待见。
封爵排在最末尾不说,为官也总是无故被明升暗贬。
要说朱元璋对他没有忌惮,就算是刘伯温自己都不会相信。
······
兄弟们,久等了;
昨晚太累了,趴在电脑前就睡着了;
这段时间连续的爆更,已经开始疲劳了;
急需发电和催更回血!
感恩兄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