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陈磊的质询,袁树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哈,没有没有,许君只是找到了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这是他自己的决定,没人可以强迫他,陈君,如果你很困惑,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如果你发现了我真的在给大家下**,直接戳穿我,让我身败名裂,岂不美哉?”
袁树伸手指向了正在忙碌工作的许德。
陈磊咽了口唾沫。
想了想袁树言之凿凿的话语,总觉得袁树在坑自己。
但是细细一想,又觉得没有毛病。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然后,他就走上了和许德一样的路。
袁树并没有和他说太多的大道理,没有用他最擅长的嘴炮轰击陈磊的世界观人生观,只是让他真的上手去尝试一下。
反正闲来无事,与其空口白牙的反驳,不如身体力行,从实践中找寻袁树这一套的错漏,然后再进行反驳,把他彻底推翻。
这不也是很妙吗?
陈磊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答应了袁树,尝试十天,从行动中找寻袁树的错误之处,进行有理有据的批驳和反对。
袁树安排他去做的事情很简单。
前三天,和大家一起运送物资到自耕农村庄,分发物资给需要帮助的人。
中间三天下地劳作,帮助需要翻土的人家翻土。
后三天在仓库帮助统计物资、实时更新仓库数据和帮助数据,将之公示,给所有捐献善款的人知道,告诉他们他们的捐献都去了什么地方。
最后一天轮休。
值得一提的是,每三天,助农组织都会有一个小型责善会议,因为做事情的时候是所有人分成数个十人小组,责善会议也在十人小组内部进行。
大家将三天以来的感悟互相诉说,然后由一起办事的同伴互相给出建议,告诉他们自己对同组队友的办事建议,以及建议大家改善的地方。
陈磊也完整的经历了这十天的助农工作。
然后在第十一天的时候,与陈磊同住的高足吴尚惊讶地看着陈磊精神头十足的跟着一帮学子奔赴原野之上,开始认真地从事助农行动。
整个人看上去开朗多了,眼睛也更加有神了,声音都比之前洪亮。
吴尚惊讶地询问陈磊到底发生了什么。
之后发生的事情,大抵就和陈磊经历的差不多。
十天之后,吴尚也加入到了这个大集体的行动之中,浑身都是干劲,精神头十足,感觉内心全是满足,之前的困惑和迷茫好像都不重要了。
袁树对于这种情况是早有准备的,在他看来,只要愿意亲身体验然后反驳他的人,基本上都是有药可救的。
大可以把他们纳入行动之中让他们在这个大团体之中找寻自己想要的答案。
十天的亲身体验和三次责善会议之后,袁树认为他们基本上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选择加入或者退出,他们都会有判断。
选择加入的人那就加入了,从此就是大家的同道之人,一同奔赴天下为公的理想终点。
而不愿意加入的,只能说个人私心太重,融入不了集体,没有什么团队意识,这样的人就算加入也会出现问题,所以干脆一拍两散。
袁树想要的是志同道合的人,这样的人多了,构筑成一个团体,才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产生变革之力。
集体的力量,可绝非个人能够对抗。
更遑论还有“天下为公”的理想加持。
随着春耕的逐步推动,以及助农行动所产生的效果越发的明显,跟随袁树一起亲身下乡进行助农行动的学子人数超过了一千人。
一小半的马氏弟子、门生都加入了进来,还有不少是来自其他地方的学者、学子。
为了推动更多人加入,并且进一步宣扬助农组织的理念、推动**正确的加持,袁树还想起了一首著名的五言古诗。
趁着这个时候,他就给“写”了出来,广而告之。
诗名为《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悯农”一经发表,立刻传遍了茂陵县。
所有参加过助农行动的士子都感觉到这首五言诗完全切中了心中的感悟,几乎就是他们心中感悟的具象化。
而没有参加进来的很多人也从这短短二十个字里头,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这首五言诗字数虽少,含义深刻,通俗易懂,让人一眼看了就知道袁树的真情实感。
马融得知这首诗,读了之后,对这首诗大加赞叹。
他立刻命令家中乐师为之谱曲,谱出了一曲哀伤动情的曲调,很快就在家中开始演唱,遂规定为每一餐饭前必须要演唱的歌曲,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听完之后才能吃饭。
并且一粒粮食都不准浪费,若是被他知道有谁浪费,家法伺候。
马氏族人也不知道老马发什么疯,自家富到没朋友,还要节约粮食?
节约?
这个词似乎和他们生来就不沾边,他们根本不知道何为节约。
但是老马发话了,他们也只能受着。
吃饭之前,看着满桌精细佳肴,听一曲哀伤动情的悯农歌,怀着奇奇怪怪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十分别扭的吃完了一顿饭。
美食都不香了。
到三月初,袁树和致良知之学的名声随着助农行动的进一步铺开而更加响亮,甚至有传言说右扶风沈恪都听说了袁树的事迹,对袁树的事迹大加称赞,表示要亲自表彰他。
也就在这个时候,沉寂已久没有露面的茂陵县官方终于出现了。
县令韩进带着县府官员、吏员一脸谄媚的出现在袁树面前,先是盛赞袁树助农之义举,然后表态说因为冬日苦寒,他病了一个冬天,前几天堪堪转好,忙不迭的就来拜见袁树了。
一个三十岁的官员面向十一岁的袁树,表现得极为谦卑,不知道的还以为袁树是天山童姥,实际年龄比他还大。
看着这位县令红润的面色和富态的体型,袁树觉得他首先一定不是一好演员,服化道都做不好,还敢在自己面前演戏?
麻烦你把自己弄得脸色发白嘴唇发青再来拜访我好不好?
但是韩进也有自己的苦衷。
袁树最开始搞事情的时候,他确实生病了,病的还不轻,没时间管这些事情,等病情稍稍好转,他就听说袁树和他的致良知信徒们到处助农,搞得名声很大,动作也很大。
当时就有属下询问韩进要不要做点什么,韩进想了想,决定什么也不做。
虽然说袁树的这些行为有僭越官府权限的嫌疑,而且他这么大张旗鼓的助农就等于是在说韩进这个县官无能,是在明晃晃的打脸,一个不好容易坏了他作为县官的名声,对前途有危害。
放在平常人身上,你这么搞就是在无视县官、僭越官府权限,县官一个不高兴,一个“邀买人心”的大帽子扣下来,谁也吃不消。
所以袁树的这个行为其实很不讲**正确。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某些**规则对于平民、低级官吏来说是有效果的,但是对于站在食物链顶层的那些人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
抛开袁树自己所经营的一切、搞出来的名望不谈,单单说他的出身背景,就不是韩进所能撼动的。
三世三公汝南袁氏,家族势力庞大、根基深厚,门生故吏遍天下,在地方上,在朝廷里,都属于巨无霸一样的存在,想捏死自己这样一个小小的县令,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自己虽然出身颍川韩氏,但属于旁支,还是倒霉的庶子,地位本就不高,而袁树是袁氏家族当代家主的嫡子,下一任家主的有力竞争者,未来肯定是三公级别的牛逼人物。
得罪他,韩氏家族会为自己出头吗?
用脚指头都能想出来是不可能的。
既然横竖都是死,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躺平摆烂任嘲,你爱怎么样怎么样,我就当我自己不存在。
然后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大开方便之门。
这样乖巧一些,期待袁树反应过来,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大的代价给他捧臭脚,将来从指缝中露出一点好处,也足够自己荣华富贵了。
所以过去的几个月里,袁树等于是抡圆了大嘴巴子抽他的脸,而他则是被抽了左脸还把右脸伸出来,甚至还担心袁树的手被抽疼了,心疼地握住袁树的手问疼不疼。
袁树一开始倒也没有意识到这层关节,但是袁逢来信之后,他意识到了。
自己这么搞,小规模还好,大规模高调的搞,对茂陵县令来说就是莫大的侮辱。
但是这个县令居然很有**头脑,从危机中看到了机遇,看到了抱上袁氏大腿从而实现个人阶层飞跃的可能性,所以隐忍了数月,到开春才出面,给袁树留足了搞事情的空间。
这家伙,有点意思。
这么想通了,袁树对于韩进也就有了一点兴趣,只不过这家伙的演技还不太好,尚且需要磨练。
“竟有此事?那韩县令大病初愈,居然还亲自带人操持春耕之事,身体不要紧吗?”
面对韩进那几乎快要凝成实质的期待的眼神,袁树给出了让他欣喜若狂的回复,短短一句话就让韩进意识到袁树是懂他的人。
他的付出和隐忍没有白费!
隐忍啊!
你的内涵是富贵!
于是韩进强忍喜悦,忙道:“公务重要,身体次之,若春耕被耽误了,使得粮食减产、生民饥馑,那可就真的是韩某的过错了。”
嗯,这话说的,要不是亲眼看到了那么多饿殍,袁树搞不好还就真的相信了。
但不管怎么说,当下还是有用的着他的地方的,所以袁树稍微和他客气了一下,就和他说起了春耕的事情。
在此之前,袁树也稍微打听过这个家伙的事情,得知这家伙对于春耕的事情自打上任以来就没上过心,全都是交给手底下人**,他根本不过问。
春耕仪式开始当天露个脸走个过场,然后人就消失了,所有工作都交给手底下人,毫不关心。
他没有什么受贿的名声,和地方豪强地主没啥勾结,为官尚且清廉,但就是不办事儿,和现代肥宅一样吃了睡睡了吃,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思考下一顿吃什么,可以说是懒政的典范,堪称东汉孙连城。
尽管如此,他也有自己的一套说辞,说自己这是以黄老之术治理县域,讲究一个清静无为,不去打扰百姓,让他们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
然后就心安理得的关起门来睡大觉。
可人家清静无为不代表甩手掌柜啊,不去打扰和不管不顾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吧?
他这么一搞,手底下这帮虫豸也是有样学样,集体摆烂。
遇到好事尚且不争不抢,遇到麻烦事更是蛇皮走位、能躲就躲,实在躲不了,那就拖着不办,主打一个松弛感拉满,在茂陵彻底贯彻落实了官府离线制治理。
人家曹参搞清静无为的前提是一系列政策有条不紊的运行下去了,大家都在按部就班的办事情,踏踏实实,该做的都做了,不整其他的幺蛾子,这才能清静无为。
你丫在这里碰瓷谁呢?
袁树其实真的很想狠狠的抽这个家伙几大巴掌。
但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想要真正把事情办好,官府名义少不了,于是他便强忍怒火,皮笑肉不笑的给韩进布置任务。
让他赶快带着他那些摆烂躺平的废物手下们动起来,操持春耕事宜,农民们有什么需求赶紧跟进,能办的全都办了,加入到他这个助农行动当中。
别整你那蹩脚的真人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