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局要攒起来,在一开始便要将利益给梳理清楚,也要跟开封府以及阿回他们说清楚。
这不是他们个人的问题,而是后面各自利益集团的问题。
这个商城要开建,前期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各种社会资源都要源源不断的往里面投,谁来出这个人,出这个钱,这取决于一开始怎么说好分这份利益。
这个若是不放在前面谈,那么说得再好再多,都不会有什么用处的,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你。
(给诸位一个忠告:如果有人说带你一起创业,那看他说不说这个利益怎么分,若是不提股份,也不谈给你多少工资,就要带你一起干,说以后干成了少不了你好处这样的车轱辘话,相信我,他就是在忽悠你。)
真正想要合作的人通常都是要将利益分配放在前头。
给参与的人想要的,才能够将他们聚集在一起。
因此,苏允道:“老邓,你们开封府这边,我给不了你们股份,但是工部接下来要招募的胥吏,我会优先从你们推荐的人里面选取,有需要用到开封府的资源,包括仓场库务的场地以及各类资源,商场会按照市场价跟你们购买,你觉得可以么?”
邓起连连点头,脸上绽放出来笑容道:“可以可以,这对我们开封府衙那可是最大的好事,这事情若是传开,不怕跟您说,恐怕大半个开封府衙的胥吏都得往我家里跑,嘿嘿。
谁家没有子侄想要进官场的,但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有那么多的位置可以进,有的人因为子侄要结婚,就得有正经勾当,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能自己提前内退,将位置留给子侄。
您工部这边一旦重新振兴起来,不得需要几百胥吏,这几百个位置,拿出去半个京城都得轰动起来,您愿意拿出来给我们开封府衙来分,我们开封府衙就算是无偿帮你们又如何?”
苏允笑道:“位置可不能全都给你们,最多三四成吧,你知道的,到时候总有人想要走关系塞进来,若是全都不给,会引起众怒的。”
邓起连连点头道:“明白,明白!有个百来个已经是了不得了,满足了满足了!”
苏允点头道:“不过商城运营人员、工部的工程队等所需要的人可也不少,不过跟工部正式的胥吏没法比,若是他们愿意进,倒是可以进来一些。”
邓起更是大喜,道:“那可又是一件大喜事,府衙的人可以分胥吏的位置,至于商城以及工程队的位置,则是可以让给仓场库务人员的子侄,这样谁都挑不了理!”
苏允点点头,然后转头看向阿回阿虎道:“你们这边是我自己的人,不过下面人也是需要安抚,不提前做好分配也不合适。
到时候商场的供应链由你们来做,不过前期你们需要做一些投资,用来作为示范,不过不会给你们太多的股份,大头还是留在工部,其余的会留给其他的商户。”
阿回笑道:“我们这边您怎么说就怎么安排,我们不过是给您做事的人,这些事情说到底是您自己的事业,哪里是我们能够置喙的。”
苏允笑道:“你这话可别这么说,咱们一向是算是合作的方式,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团队,每一级都能够在生意里面抽佣,可不是单纯给我打工。
所以,这事业明面上是我的事业,实际上是大家一起的事业,因此我不能只顾着自己,下面的人亦是要在其中谋取到利益才行。
不过你们不用担心,只要商城运营起来,你们掌握着供应链,那收益亦是日进斗金,可能比现在所有的产业都要值钱!”
阿回跟阿虎连连点头,苏允说得没有错,就比如那鸡蛋灌饼的生意,他们这几个上面当头的,他们挣的钱都是佣金,说他们是老板之一也没有问题。
还有那京城市场的供应链,亦是这般处置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这个团队的结构这么稳固的原因,因为每一级的负责人都是一个小老板,可不是打工仔那么简单。
至于那些能力出众的,有些人虽然没有能够参与到负责人里面去;
但是阿回跟阿虎等人商量之后,还专门拿出了部分的股份作为一个股份池,这一部分便由这些人的来分。
还专门设计出来一个业绩考核,以此来定每个季度的分红,可谓是只要是有能力的人,都能够在这个团队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挣到自己该挣的钱。
而也是因为如此,苏允也需要在开始商城的筹划开始,便给阿回他们定下分配方式。
因为这个团队的人都是在为自己奋斗,每个人都在里面拥有自己的利益,每个人都跟饿狼一般,若是苏允只顾着自己的利益,那么这个团队很快就分崩离析了。
但好处在于,这种设计之下,这个团队可以长久的保持着狼性,每个人都跟饿狼一般,都将团队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
将这开封府衙以及阿回阿虎这个团队的事情定下来之后,很快便组建起来一个新的团队。邓起将手下的得力干将廖崇礼以及胡云逸派过来,而阿回则是亲自带着一个精英团队进驻工部。
苏允在工部成立了一个临时项目小组,这个小组名为【清明上河园筹建小组】。
没错,这个商城被命名为清明上河园。
别人自然不知道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但苏允自己却是偷着乐,颇有一些恶趣味。
当然,苏允自然是有些愿景在里面的。
所谓清明上河园,清明指的是**清明,而上河则是汴河,汴河清明,便是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矣!
清明上河园的筹建之所以要开封府的廖崇礼以及胡云逸过来,主要是开封府的资源需要这两人过来帮忙调度,不然若是让阿回等人去调度,可能会困难重重。
而为什么要用廖崇礼以及胡云逸,是因为这两人曾经在苏允发起的仓场库务的反腐行动中表现出色,在仓场库务里面威信极高,有这两人去联系仓场库务的资源,会事半功倍。
如此一来,一个基本的筹办小组的架构便算是支起来了,接下来便由阿回带着手下一干精英,开始对苏允的构思进行深化。
当然,这还不是建筑方案,这些是前期用来融资的东西,在后世的房地产运作之中的环节叫做房地产投资研究与前期策划。
具体内容是根据苏允提出来的设想,深化其中的市场分析、项目定位分析、客群分析、品牌分析、经营分析以及项目财务总体分析。
这些东西光是阿回以及手下的经营自然是做不了的,还得苏允带着他们一起来干,在干的过程之中,他们边学边干,很快便能够成材。
这一套成体系的东西,既可以用来做商业地产,亦可以用于任何生意的前期调研,学会了这一套,以后他们无论是做什么生意、做什么项目,都能事半功倍。
在这个过程之中,苏允萌生了两个想法,一是让阿回带领的这个团队从鸡蛋灌饼之中剥离出来,成立一个商业地产商行,专门用于以后在大宋各大城市兴建综合商城。
另一个想法则是将这一套东西在工部内部推广开来,工部所涉及的政务基本上都是与项目工程相关,无论是营建宫室也好,水利工程也罢,亦或是各种道路的修建,都需要有一个成体系的思路来指导。
当然,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大型工程的经验,当然也有一套经验在,但是苏允这套东西乃是后世大型工程总结出来的一套经验,从某种程度上,这套东西更加先进。
不过,那是之后的事情,现在还是先把清明上河园的事情给做好。
于是,在苏允的指导下,一份详细精美的《清明上河园项目可行性报告》诞生了。
苏允看完最终的成果连连点头。
有这份报告在,多少钱骗……融不来!
苏允自然有这样的自信。
这份东西,就算是在后世,那也算是一份十分完美的可行性报告,在房地产这个行业野蛮生长的时候,这样的一份方案卖给甲方要价一百多万,甲方都会很开心的掏钱。
嗯,苏允的第一桶金便是这么来的,在当时,他是房地产咨询行业中最厉害的那一批做这种报告的精英,可以说,后来房地产的很多东西,都是他们这批人捣鼓出来成为行规的。
苏允在这一块上得了第一桶金,然后乘坐了房地产高速发展的列车,短短时间,便积累了别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巨额财富,不过后来因此失去了目标,陷入了虚无主义之中,倒是所料未及了。
苏允倒是有些感慨,没想到再世为人,还得靠这个东西来给工部挣第一桶金,命运也实在是奇妙。
嗯,既然方案已经做好了,那就该找冤大头……金主了。
时间紧任务重,苏允准备自己先去拿下一些投资人,也算是给阿回他们一个学习的机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