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云晦蒙山乘夜袭

辛弃疾猛然掀开营帐帘子,身上甲胄哗啦作响:“何事惊军?”

话还没有说完,他就看到了南边数里处的两侧山坡上,流火如瀑布涌下的一幕。

刘淮走出营帐,他先是唤来一直照顾三丫的老妇,将浑身滚烫的三丫交给她,并让罗怀言跟着她去了营寨最安全之处,随即就与管崇彦一起束甲。

这时候刘淮反而平静了下来。

这就如同一直担心一件事的发生,但这件事情真的发生的时候,反而不如之前惶恐,只会觉得有大石头落地的感觉。

“辛五郎,莫要在看了,按照距离算,安子河东岸遭到攻击的是东岸第二阵贾瑞,西岸则是西岸第一阵平山胡。这两人抵挡不住的。你还不速速点起一切有光亮的东西,以作应敌,并且接应溃军?”

辛弃疾也反应了过来,回头看了刘淮一眼,脸上夹杂着不知道是羞惭还是敬佩的表情,高声连连下令。

没人鸟他。

黑灯瞎火营寨混乱,辛弃疾一个人扯着嗓子喊,只能让周遭数人听到,一时间连心腹属下都找不到,如何能指挥军队呢?

刘淮戴上头盔,让管崇彦去牵马,随即踹翻火盆,将身后的营帐点燃。

辛弃疾诧异回头:“你……”

刘淮默然不语,将辛弃疾拉倒燃成大火炬的营帐之旁,两人的身形也在火光中变得十分显眼。

见终于有人注意到了自己,辛弃疾连忙下令之余,更加羞惭了。

他几乎瞬间就想明白为什么在史书上许多军队面对夜袭如此无力了,因为夜间黑暗所带来的混乱,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消除的。

最起码主将先得找到可以指挥的人。

在这一刻,这名战阵经验较少,却学习能力超强的年轻人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刘淮一直强调什么组织建设,一直在说要设立各级军官,严格规定军官职责,确立军中阶级。

如果辛字军中的军官团体与忠义军差不多,遇到夜袭,是不是不用辛弃疾自己的权威,各级军官就可以自行收拢兵马,做出应对呢?

史书中那些正确应对了夜袭的名将,往往只在灯火通明的大帐中安坐,就可以稳定军心,让麾下诸将覆灭来犯之敌,何曾像他辛弃疾一般狼狈,还得烧营帐才能勉强指挥军队?

怀着如此复杂的心情,辛弃疾终于找到了心腹将领,烧起了火盆火堆,让整个大营灯火通明,并且大略的将两千五百名战兵组织了起来。

直到这个时候,辛弃疾才猛然意识到一件事情。

因为刘淮在他营中,一直在跟他分享行军作战的注意事项,所以辛字军营寨的木栏是修得最好的,壕沟也是挖得最好的。

而天平军其余诸军就算立了营寨,规制也不会如此严格。

当然,规制不严格的营寨也是营寨,面对突袭也是可以抵挡片刻的。

但更糟糕的事,还有几支军队压根不立寨。

就如平山胡那厮,平日素来不把人命当人命,哪里肯费心费力去挖壕沟,扎木栏?

事实上,平山胡只是找了个圩子住了进去,别说什么熟悉地形,安排放哨,就连部下都没管,只让他们跟着曾经的匪头子东一丛西一堆的露天扎营。

而平山胡找了俩鸡蛋下了碗面,刚端起来还没吃进肚里,漫天的喊杀声就吓得他一哆嗦。

踹开草屋大门,平山胡就看到了山坡与山间铺陈成一片的火光,当即骇然。

此时也早有心腹冲出来,连声问询:“大当家,该当如何是好?”

平山胡将手里的碗扔到一边,并没有慌乱。

笑话,这种场面他在泰山做贼的时候,早就见得多了。

什么周围州县的都头衙役弓手土兵,金国的正规军兵马,各个大庄园主集合起来的庄户,甚至自家的四梁八柱,都会趁着平山胡吃饭睡觉喝酒屙屎的时候动手,取他性命。

而他平山胡此时还活着,所凭借的无非是两点。

一是审时度势,遇见弱的下手比谁都狠,遇见强的跑得比谁都快。

二是深不可测的下限。

此时此刻,平山胡决定把自己的特质再次展示一下。

“慌什么?”平山胡紧了紧腰带,指着火光最为密集的西南山间,又指了指靠近己方的位置:“在那里驻扎的是谁?”

知机的心腹连忙向前:“是二当家。”

平山胡又指了指正西方的山坡:“哪里呢?”

“是四当家。”

“好!”平山胡一拍掌,指着一名面色较生之人:“你,那个谁,你去二当家那,告诉二当家,俺要整军作战,让他先撑两刻钟,两刻后俺就发援兵。”

面生之人稍有踟蹰,平山胡就一摆手:“这黑灯瞎火的,俺就不信咱们乱成这样,那些贼军不会乱,以乱打乱,二当家撑过两刻钟不成问题。俺的家底基业都在这里,俺不会弃他不管!”

一番话后,那人也似乎安心,应诺一声就牵来了头驴子,骑着驴向前传令去了。

平山胡又点出一人:“你去四当家那里,跟他说他得抵挡半个时辰,因为俺得先对付最要紧的西南边。晓得吗?”

那人同样点头,牵出一匹骡子,同样传令去了。

平山胡此时才点了点头,扶着腰带,大摇大摆的向马厩而去。

他的几名亲卫也随之跟上。

直到骑到马上的时候,平山胡方才长舒一口气,原本为了稳定人心而演出来的镇定消失不见,狠狠抽打战马,在周围人都反应过来之前,向着北方疾驰而去。

他的核心心腹还是知晓自家大当家的尿性的,见状毫不犹豫,同样打马而去,只留下看管周遭已经反应并且聚拢过来的士卒一脸懵逼。

当然这些士卒并没有懵逼太久,就陷入了绝大的恐惧与混乱。

其实平山胡也是有理由的。

规模最起码在三千人,能在不露任何蛛丝马迹的情况下摸到他身边,还能在夜间集结起来,发动如此迅疾攻击的敌军,根本不是他一个泰山贼能抵挡的。

退一万步,就算他平山胡大发神威,古之名将附体,能在如此混乱局势下打败敌军,他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难道为了身后那些人拼命?难道要为了耿京赴死?

别特么开玩笑了!

谁的命能有自己的命金贵?

兵没了可以再招,钱财没了可以再抢,当家的没了可以再立,自己的命没了那就真没了!

但理由再多,也无法掩盖一个事实,西岸第一阵平山军在最需要指挥的时候,平山胡弃军而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