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深夜。</p>
鸟巢最后一次点火试验成功。</p>
张国师短暂放松了一下,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没有问题了,哪怕艺术上咱们失败了,点也给它点着了。”</p>
“对,点着就是成功!”</p>
“这是个要求不断降低的过程,一开始还在想艺术啊,难度啊,高科技啊……但到最后一刻,点着就行。”</p>
实验完毕,各人各去忙,张国师要回奥运大厦,问了下许非。</p>
许老师表示要留下。</p>
大家走后,他领着技术组又整体检查了一遍,时间已过12点,来到了8月8日。</p>
鸟巢彻夜不眠,亮着灯光。</p>
开幕式的主创团队留有一层看台,与电视转播的指挥中心一起。此刻许非就站在看台上,场地、大屏幕、鸟巢上沿的环绕显示屏一览无余。</p>
再过十几个小时,这里会坐满十万人,坐着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坐着海内外嘉宾,以及承载着13亿国民的期盼。</p>
他看了一会,随便坐下来。</p>
午夜并未凉爽,反而感觉到了一丝闷热,偌大的体育场空空荡荡,只有安保人员在坚守岗位。</p>
许非也不知想什么,那么一直坐着。</p>
脑子里很乱,时而混沌时而空白,一会在回忆25年来的人生,一会在畅想未来,一会又琢磨早点吃什么……</p>
不知不觉到凌晨,夏季早早泛起了天光。</p>
手机突然响了,一瞧是大领导的秘书。没错,就是那个大领导。</p>
“知道你们现在紧张,特意让我转告一声。放下包袱轻松上阵,你们已经做的很好了,按照流程走就是成功。”</p>
挂断,没多久又响了,小旭和张俪。</p>
聊了几句,还有人打。</p>
这一连串跟约好了似的,全是各方朋友的问候。</p>
约莫七点多钟,他和小莫出去吃饭,顺便打包了店里的所有吃食和汤汤水水,老板又哭又乐。</p>
回到鸟巢,已经有人来了。</p>
“李老师!”</p>
“大杨哥!”</p>
“小毛!”</p>
他跟李健群、杨树云、毛戈平拥抱:“都睡不着吧?”</p>
“我半夜就想赶过来,强挺着躺到天亮。”</p>
“心里吊着大石头,肯定睡不着啊!”</p>
“还是你聪明,留下安心……”</p>
李老师戴着眼镜,还是那份蕙质兰心,笑道:“有吃的么?”</p>
“有有,早准备好了!”</p>
迎完这一波,大家陆陆续续的出现,精神都不怎么样,一宿难熬。</p>
约莫上午10点,在鸟巢的临时办公室里,张国师开了最后一次会。</p>
“我们没有更大的奢望,一切不变,按照彩排流程走下来就是伟大胜利!不要有太大野心,保平安,保顺利!”</p>
“最后几点注意事项,所有分场导演在演员上场前再叮嘱一遍,在40亿观众面前,展现笑容。”</p>
“确认星星五环对准地面的影像五环。”</p>
“已落实!”</p>
“确认纸的位置要放正。”</p>
“已落实!”</p>
“再次确认主火炬点燃时间!”</p>
“好的!”</p>
张国师现在别无奢求,反复强调火炬:“点火必须成功!在历届奥运会上,从来没有过失误!</p>
通讯一定要在全场观众的欢呼声中、震耳欲聋的音乐声中保证畅通,这个你要没听清,指挥台说点火,李宁那边没听见,就砸了!”</p>
“总之,站好最后一班岗!”</p>
“散会!”</p>
……</p>
拍纪录片的导演反倒最忙,上上下下的跑。大战之前,各团队都在干什么。</p>
画卷编导沈伟:“紧张是因为那个纸画,从来没做过这是第一次。”</p>
礼乐编导官美华:“但愿但愿!别说了,一定一定顺顺利利!”</p>
灯光总设计沙晓岚:“动不动就跟他们急,有事没事上去给我检查去!”</p>
视频影像总设计杨庆生:“唉,希望一切顺利。”</p>
视觉特效艺术设计马文:“我觉得也不会下雨,也不会出事,LED每一块都会该亮的时候亮,一个黑点也没有!”</p>
镜头对准了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角落都有人在努力着,做着最后冲刺。</p>
老师带着一群小朋友,在纸画上做又一次指导。</p>
独舞演员躲在一个小空间里,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p>
场外的缶已经就位,正往里搬运。</p>
海上丝绸之路的演员穿好服装,拿着船桨严阵以待。</p>
礼乐节目的小姐姐顶着沉重的头饰,挥了挥小拳头。</p>
李宁拱拱手:“别再问我了好不好,我发虚啊现在!”</p>
星光编导蒿炬手持大喇叭,喊道:“大家不要紧张,就像我们平时排练一样,拿出我们最好的水平,向全国观众,向我们的父母,向我们的朋友交上一份满意的答案!”</p>
“一定要加油!”</p>
“没问题,我们已经准备好了!”</p>
“加油!”</p>
“加油!”</p>
………………</p>
下午,闷热。</p>
不少人担心今天会下雨,其实相关部门已经做了人工消雨。</p>
京城满街皆是中国红,满眼皆是五环,跟过年一样。</p>
人群从四面八方赶来,汇聚到站前广场、王府井、世纪坛、世贸天阶等等,有户外大屏幕可以欢聚庆祝的地方。</p>
鸟巢附近早已交通管制,近十万观众排队检票,穿着蓝色衣服的志愿者忙前忙后,毫不懈怠。</p>
百花胡同的一大家子刚刚入场。</p>
小旭张俪各带着娃,陪自己父母亲人。张桂琴、许孝文、兰姐一组,外加小莫一家。</p>
“好多人啊!”</p>
许煜灵东张西望,这辈子见的人都没有今天多。</p>
“爸爸在哪儿呢?”</p>
“那儿呢。”</p>
小旭指着对面远远的看台,道:“你用望远镜瞧瞧。”</p>
许煜灵架起望远镜,怼在大眼睛上看了一会:“啊,我找到了,爸爸在吃瓜。”</p>
“嗯?”</p>
小旭好奇的也瞅了瞅,窄窄的视野里,一个蓝银坐在那边,居然在吃西瓜。不仅自己吃,还张罗大家一起吃。</p>
“嚯,许老师懂生活!”</p>
“天儿太热,来来来,见者有份。”</p>
看台上,许非拽出几个箱子,有苹果、梨、橘子、西瓜和各种饮料,甚至小糕点。</p>
众人精神极度紧张,正需要一些甜的东西缓解,碳酸饮料大受欢迎,一人抱着一瓶可乐顿顿顿。</p>
末了他又开始发扇子,纸扇和手持的电动小风扇。</p>
“来,一人一个。”</p>
大家见怪不怪,他就跟机器猫似的,后勤方面从没亏待过。</p>
许非发完,又拿起一块西瓜miamia吃。</p>
红瓤少籽,又甜又起沙,这瓜爽,真的爽,确实爽,果然是爽,不愧是爽……</p>
不知不觉,观众越来越多。</p>
空旷的体育场和坐满的体育场,感官绝对不一样。人山人海扑面而来,沉甸甸厚重重的压在心头。</p>
随着天光慢慢暗下,那种紧张感又翻涌出来,直至顶点。</p>
场地上已经照着灯,指挥台上有个电子时钟,红色扎眼的数字提醒着每一个人。</p>
19:33!</p>
张国师不再跟任何人交流,只是站着,不停抿嘴。</p>
张继钢捏着手绢,隔几秒钟一擦。</p>
陈维亚躲在后面椅子上,一把一把的搓脸。</p>
许非扇着扇子,心跳砰砰砰急剧加快,方才吃的水分仿佛全变成汗珠,在额头上抹了一层。</p>
19:46!</p>
天色终于暗下。</p>
场内灯光大亮,导播开始切观众镜头,军乐队演奏《欢迎进行曲》。</p>
领导人入场。</p>
19:56!</p>
灯光忽然关闭,场地黑暗,观众却似一下子被点燃。</p>
从1991年首次申奥,到2001年的艰难成功,再到08年的今天,这是17年的等待和努力!</p>
“哗哗哗!”</p>
全场热潮,看台上的一干人面色凝重。</p>
许非继续扇着扇子,跟张国师对视一眼,也没什么可说。</p>
紧跟着,就听欢呼声猛地拔高,鸟巢上沿突然爆出一团火花,噼里啪啦的宛如连珠炮,顺着体育场一圈蔓延。</p>
又在某一处停止,显示屏亮起,一个古老的日晷出现。</p>
日晷射下一道光,落在黑漆漆的缶阵中。</p>
先是一个个的光点,光点又组成光阵,魔法般在场地中央铺开。</p>
“……”</p>
许非感觉自己在坐过山车,每个节目都像一道关卡,过去一个先松一口气,马上又为下一个揪心。</p>
2000余名战士,击缶。</p>
那光宛如落在地上的星,闪烁变幻,热场了一小段之后,忽然出现巨大的“60”。</p>
然后50、40、30、20……</p>
到10的时候,两个缶阵一个做出“十”,一个做出“10”</p>
汉字与阿拉伯数字同时闪动,迎接着一阵高过一阵的热浪,全场观众一同倒数:</p>
“9!”</p>
“8!”</p>
“7!”</p>
“6!”</p>
……</p>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p>
国旗、五环旗排列两旁,一直延伸到候车厅长廊尽头。6台等离子屏立在候车室里,旅客走了一批又来了一批,但无论是谁都在此驻足停留。</p>
舟山边防支队沈家门边防派出所。</p>
民警把电视搬到了外面,专门架设了闭路电视线,跟前坐着的是百余名渔民和来自台湾的6名船员。</p>
成都酒吧。</p>
脸上印着国旗,光着膀子的壮汉们,举着酒杯一起倒数。</p>
上海商场。</p>
电视机前挤满了人,有的干脆席地而坐。</p>
深城。</p>
一个打工仔驻足在大屏幕前。</p>
鸟巢外。</p>
志愿者们无处观看,又不能走,坐在地上望着体育场上空,等待不一会到来的烟火盛典。</p>
而在无数个普通民居内,更有数代同堂,男女老少聚在一起。</p>
“5!”</p>
“4!”</p>
“3!”</p>
“2!”</p>
“1!”</p>
轰!</p>
无数道烟火自鸟巢升起,点亮了京城夜空。</p>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p>
…………</p>
“全家一起看开幕式都好激动哈哈哈哈哈怀念!”</p>
“当时我在芭提雅,听着泰语解说,老头地铁看手机脸。”</p>
“2008.8.8因为甲亢手术住院,2020我的甲亢复发了。”</p>
“奥运开幕那天还是暑假,我在老家躺凉席上,摇着奶奶的蒲扇看开幕式,真惬意。”</p>
“当时上小学,每天新闻放完都会有奥运会开幕的倒计时,虽然还小,但总觉得每天是充满希望的日子。”</p>
“刚去加拿大的第一年,那天去餐厅吃晚饭记得隔壁桌老外都在谈论开幕式,记得有人说是他这辈子在电视上看到的最美的东西。”</p>
“那天村里为了保证大家能看开幕,提前停了两个小时的电检修,快七点五十才来电,印象太深了!”</p>
“吃完晚饭就和一堆朋友在巷子里跳皮筋,跳到九点多回去,后来想想一直没看过完整的很遗憾。”</p>
“我记得科比出来的时候全场欢呼,唉……”</p>
“那年我高考,成绩很好,去了北京的大学,所以当天在家里和父母很开心的看了开幕式。现在家人和我也都很好,只是我并没有什么好成就,回到家乡工作了。”</p>
“当年的我,不会想象到现在的我多么废柴吧。”</p>
“那天还在上辅导班,老师讲课就一直提,下课回家就守着电视了。印象最深刻的一年,之后的年份感觉像水一样没留下什么痕迹。”</p>
“我家房子被震成危房了,不能住,我记得当时在外面搭帐篷,在帐篷里看的开幕式。”</p>
“那天我是志愿者晚班,在鸟巢外面看烟花。”</p>
“那年我特别开心,高考结束,考的还不错,暗恋快两年的男生和我告白,原来他喜欢我更久。</p>
每天早上早起和发小一起去跑步,然后去小店里吃小馄饨。后来小馄饨店关了,我和那个男生在纠葛很久后各自结婚,2008过去了,我很想念它。”</p>
“真想回到过去,虽然过的也不好……”</p>sxbiquge/read/43/43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