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家里,大姐罗丹,老二罗小林,老三罗小月同时在上学。家里的一亩来分水田和几分地的产出,根本不够吃。该怎么办呢?种红薯!红薯制成丝,晒干做成红薯丝饭。红薯丝饭口感比纯白米饭更涩一些,但填宝肚子没有问题。
这个时候的农村家庭,没几家有稳定的收入,孩子上学,购置生活用品都要花钱,农村家庭光靠种地是没用的,最多只能解决温饱,几乎每家每户都得想办法赚钱补贴家用。
罗爸是一名木匠,在做工之余,跟城里的师傅学了蒸包子馒头。夫妻俩每天凌晨一点起床,乒乒乓乓地开始忙碌,又是剁肉又是切菜,打仗一般要赶在天亮前将包子馒头蒸出来。热腾腾的包子馒头出笼后,罗爸将其小心翼翼地装进铁桶里,摆放好,不能压变形,不然卖相不好,然后用干净的薄被单盖住保温,再分派给小林和罗丹去附近的村组叫卖。
蒸完包子的罗爸,接着外出做工,赚那一天十来块的工钱,地方远的话天不亮就得出发。家里的半数农活都落在小林妈李玫肩上。
随着小林和罗丹的不断成长,姐弟俩也惭惭地能分担许多家务。特别是罗小林,罗爸出去工作了,他成了家里唯一的男人,他的“天生神力”有了用武之地,干起活来那是又快又好。从某种意义上讲,罗小林爱劳动,劳动可以锻炼他的力气,坚韧他的意志,劳动时间就是他的练功时间。
小林家附近的能开的荒地,差不多都被邻居家开了,家里想再开点荒地种红薯,只能找那种三五里外,离屋场远的山坡,杂草丛生倒是不怕,大不了多费点工夫。
这日傍晚,罗小林挑了一担木桶,一颠一颠地走着,木桶里装着满满的金汁,通俗点就是大粪。他要把粪挑往四里开外的半山。罗爸提前和山主打过招呼,山主同意罗家在此开荒种地,这不大热天的,罗小林正热火朝天地开干了。
农村的孩子不管你多文雅,学习成绩多好,都要学会干农活,特别是对于家境不太富裕的孩子,农村生活对你不会太友好,手掌破个皮,脚上有几块淤青是家常便饭。当然罗小林是个例外,他手掌光洁如玉,浑身上下找不到一块淤青,太阳也不怎么能晒黑他,他总是能轻易地对付生活中的各种劳动。
“孩子呀,你要好好读书,跳出农门,不要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都在这地里折腾!”李玫也挑着一担金汁跟在小林后边,老生常谈道。
“干农活没有什么不好的呀。我喜欢干活!”耳朵快起老茧的罗小林答道。
他喜欢山里的自由自在,特别是李玫提前回家备饭时,他更加无拘无束,浑身充满了力量,他会以极快的速度高质量地干完农活,然后偷偷地打打拳,练练乡下把式。
中国农民不是不爱土地,不爱种地,他们对土地是有着深厚的感情,但这并不影响着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子承父业,继续种地。相反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跳出农门,坐上城里的办公桌,不再从事体力劳动。可能中国农民从骨子里,太能够体会做农民的各种艰辛,这种体会的深度和广度也已经足够到让他们随时随地想办法制止孩子继续当农民,无论是意识形态上还是实际行动中,他们时刻谨记,念念不忘。
孩子成绩好,父母能幻想到自己的孩子神气地坐在城里办公桌上,高人一等,不再从事体力劳动,从而父母也获得自尊心上的极度满足。如果孩子成绩不太好,甚至犹如凿石井一般,知识根本钻不进某些人的防弹脑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已经是掐灭了父母的希望之火,父母总是容易气极败坏,特别地恨铁不成钢。
“你这个混蛋小子,怎么这么笨,你看看别人家小孩,再看看你自己,合着我们含辛茹苦地把你养大,都白瞎了。你再这样不听劝,每天只知道玩,不看书,我就真的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将来没有出息,准备去捡破烂吧,真是一摊烂泥巴糊不上墙………”
句子是不是有点耳熟?很多人应该听过,里边别人家的小孩八成说的罗小林一家的仨。
罗小林家的三孩子成绩都不错,去年罗丹考了全市第一,本来也能上个高中的,不过不敢报呀!上高中,那得花多少钱呀?高中读完了还得继续上大学,家里根本支撑不了。相比之下,还是包分配,带伙食补贴的师范好!
就这样,罗丹已经读了一年师范。在这个学年里,家庭的财务屡屡告急,罗爸东拼西凑的,不知看了多少人的脸色,总算借到了钱勉强挺了过来。
在学校里的罗丹从来不敢大手大脚花钱,为此她要面对和克服学校生活中的各种窘况,比如同学过生日,教师节感恩活动等,她是从来不敢参加的,凡此种种,就不一一赘述。总之农村孩子读点书,真有是太不容易!试想但凡是个人,谁还没点自尊呢,更别提青少年时期的那颗干净又敏感的心灵。
罗小林的中考成绩出来后,人传人,很快邻里同学间都知道了。五百来分,再多一点呢,就能上个普通高中,可是呢,偏偏就差那么几分。同学王振华以及老师都对他的这个成绩有点意外,因为平常考试,小林可是一个经常能拿满分的主,这个在班上上课并不怎么认真听讲的同学,就有这么神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罗小林没考上高中,看来是不会再上学。他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情绪,如往常般每天尽可能的帮家里多干点活。农活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一种负累,对罗小林来说,他好像有点喜欢,或许是他找到了干活时调节身体的窍门,他越干越轻松。初中毕业的他,已经能轻松挑起两包一百斤重的水泥,稳如老狗地走在工地的桥板上,一干就是一整天。
农村晚饭过后,邻舍们喜欢走到屋场中间的水塘坝上闲聊,大家交换下信息然后各种八卦,这算是一天里最闲的时间。
听说隔壁的黄叔在工地上包了一个小土方工程,罗小林打算去那里做一段时间小工。和黄叔搭档不是第一回了,罗小林小学毕业后就和黄叔一起去修过几次水泥路。罗小林虽然年龄小,可是真的能干,有一把子力气,黄叔一有小工程立马就想到他。农村家庭嘛,都要想办法赚钱补贴家用,这不好几次,罗小林在工地上邂逅了初中的数学和化学老师。这个年代,学生家里缺钱,老师家里同样也不富裕。
一般农民干了一天活,腰酸背痛的,都睡得很早,八九点钟,基本上都熄灯。他们没有现在城里人的娇惯脾气,动不动就抑郁失眠。农村人可没有这个空闲,一天的高强度劳动过后,疲倦如同黑色的潮水,几分钟之内就淹没了他们的脑海,他们甚至来不及做梦。
比起整天辛苦劳作的地道农民,罗小林算是睡得比较晚的,他喜欢在昏黄的灯光下看看书,有的是姐姐借来的,有的是废品站淘来的。
喜欢看书的人,内心难免多愁善感。面对家庭的贫困,罗小林做了不再上学的决定后,内心并非毫无波澜。前途的未知,少年的迷惘,像迷雾一般笼罩在这颗年轻赤诚的心灵上。
读书生活,一种固定了九年的生活模式,突然要打破和结束,首先肯定是不太习惯,犹如工作了四五十年,突然退休的老职工。罗小林说没有一点点不适与恐慌,那是不真实的。
罗小林躺在父亲手制的简易木床上浮想联翩:“家里有一个堂哥在广东打工,据说每月工资加加班费一起有五六百,到时候去投奔一下。之前去了信,还没有收到回复。同学江武打算去当兵,已经过了体检。罗小林也有过去当兵的想法,可是这个年代服役期间不会每月发工资,听说隔壁黄叔的儿子当了两年兵,还倒贴了家里不少钱。另外农村娃当兵后也不包分配,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罗丹的学费两千多块还没有凑齐,暑假一开学,罗小月上学,又得一笔开销。罗爸的工钱大多要年底才能结到帐,不能把生活重担都压在父母身上……”
“哎!”罗小林一声长叹,慢慢地盘起腿来打坐收心。
收心后习惯性的开始练功,练的是隔壁村高打师教的一点庄家把式,不成套路,上不了台面,动作也不连贯,一般很少有连招,都是一些干净利落的短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