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月满前川 第39章三策

第39章 三策

两仪殿的灯火依旧通明。

长孙晟没有了一死之心,在几个太监的簇拥下回府休养了。

青霉素的提取不是一蹴而就的,太医院的太医们也仅仅是知道大概的流程。而时间、温度、湿度、颜色、药量……这些东西柴仲瑜只字未提。像长孙晟这样通透玲珑之人如何会不知道这些。他人未到家,长孙府的缇骑已是四蹄翻飞直扑太原府而去。带去的是圣命和长孙竭罗的生辰八字。

杨素显得有些沉默。浓重的挫败感才下眉头又上心上,反反复复一浪一浪的袭来。和柴仲瑜交流他感觉自己就像个智障。他是杨坚所最倚重的同姓兄弟,而他最自傲的就是智力和见识。而如今他却从了帝国的掌舵人变成了具体事物的执行者。而且只是执行者,所有章略都已经明明白白,而自己要做的就是不折不扣的执行,无需用脑的的执行。

杨素望着仍在用炭笔疾书的柴仲瑜,不由得眼神阴沉了下来。假以时日,这朝堂可还有自己立足之地?而那个高熲竟然为了先睹为快,如同弟子就近站着,展卷、换张忙的不亦乐乎。真是老而不死是为贼也!你的一句“一人之所需,百工斯为备”就惹出了这么一大片主张。

杨素看着手里柴仲瑜列出的“流水线”钉马掌的章程,恨不得撕成齑粉!这样的东西一出不仅仅是无利可图,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权威的一种挑衅!

不过这个妖孽眼中怎么会有这些东西?他现在写的运粮三策又是怎样的东西?

柴仲瑜仲瑜直起了身子,他的策论已经写完了。高颎兴奋地将几张宣纸吹了又吹。这是长久伏案写作形成的习惯。他忘了柴仲瑜使用的是炭笔而不是毛笔。并不需要吹干加速墨字的凝固。

这篇弘文摆放在杨坚的案几之上后,杨坚眼到之处也满是新奇。层级表示的主副标题,让内容架构一清二楚。勾勾点点的符号竟然没有了断句之累。通篇的白话读起来顺畅无比!杨坚敏锐地捕捉到又一个巨大的利器。如果官府行文采用这样的问题,那么效率会提升几何?多少人会从案牍劳形中解脱出来,多少事情将不再似是而非。他抬眼望了下柴仲瑜。这个孩子正在吕泽方的服侍下大朵快颐。

“仲瑜啊,你表述的很清楚,但是太公我还是希望你能够讲解一番,这样也算答疑解惑,我们也理解的深刻一些,辛苦你了”

皇上都开始攀亲戚自称太公了。柴仲瑜也不好托大。在吕泽方的服侍下净手后便开始了今夜第二轮的授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里的先行不仅仅的是指,局部战争所需粮草要充足供应。所谓皇帝不差饿兵。更重要的是对于中原王朝,以农为本,人口就是一切。一旦战争爆发,围绕战争的人员就会短期极具膨胀,对外作战部队,拱卫京师部队,还需要大量的民夫从事辎重运粮、军械制造等辅助工作。古代运输能力较弱,军粮运输糜费最大。《孙子兵法》有云:“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汉武帝讨伐匈奴,转运粮食到前线,最后成功送达前线的只有起运时的三十分之一,大部分都在途中消耗了。“……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中人”。随着战争的持续,农业人口迅速转移,土地荒芜,粮食减产,直至国力难继,经济崩塌。因此想要打仗,首先要计算的就是国力(粮草)的消耗。自秦以降到汉武帝时期,百年的积累,才支撑起那么一代人的建功立业。最后也落得个国力空虚,民生凋敝,汉朝由盛转衰。

而解决粮草之道,不外乎抢掠、屯田、转运三种。而柴仲瑜所提三策无非就是改进转运之策。抢掠自身不占优势,突厥人靠的就是抢掠。屯田制度非一日之功,且府兵制度本身就与此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柴仲瑜本身也不太支持将军队农业化,从而降低军队的战斗力。

因此柴仲瑜所献之策也主要是解决运输损耗问题。

其一就是炒面 馕。将粮食加入豆类、肉干等磨成齑粉,然后炒熟。根据战争需要,兵丁每人携带3-10升。饿时,可以直接抓食,也可以冲水为糊。可用于急行军或短途行军所用。为达到远途奔袭之用,可行文行军路过的各郡府予以补充,形成接力之态。此举可减少征发民夫之损耗,但难以持久,利于速战和奔袭作战,以战养战前期打开局面。

在朝鲜战争时期,炒面大放异彩,成为单兵标配口粮。它由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李聚奎提议制作。它由70%的小麦粉、30%的大豆粉或者高粱粉,混合后炒熟,最后加入0.5%的盐。炒面装进长条形布袋里,行军作战的时候食用方便,志愿军一袋炒面能够维持7天的作战。

其二盐引开中法。鼓励商贾供粮或由部队自买军粮。“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通商者,疏畅其血脉。”“盐铁专营”自管仲以来,历朝历代皆奉为圭臬,杨坚也不例外。这开中法就是在此基础上做文章,以利诱之,通过商人对成本的控制,来减少沿路的损耗,提高运粮的效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这盐引开中法,乃是宋代后才有的,柴仲瑜也只是让他们提前面世而已。《宋史·通货志》,“盐引每张,领盐116.5斤,价6贯。”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兵部员外郎范祥推行盐法改革,改为交钱买盐钞。基本方法就是招募商人输送粮米等到北方边镇,朝廷给予食盐的专卖凭证“盐引”,商人再凭“盐引”在产盐区领取食盐,然后到指定地方转售。明初政府诏令规定,盐商须赴边塞纳粮,再由官府发给盐引,称“开中法”。

又因为商人们苦于远途运输,于是在边地就近雇人开垦土地,收获粮食后换取盐引。故而称之“商屯”,是明代独特的经济现象。其中山西商人因地利之便而获利甚丰。

其三,就是水运。目前水运仍是大宗货物运输的首选。汉水未改道之前,韩信就借助汉水来运输粮草,攻破章邯。而今日,柴仲瑜只不过是将杨广的伟业提前了一下。江南熟天下足。因此杨广才有多出五万石粮草的魄力。为南力北调,将黄河、淮河、长江沟通起来,就可以打通国家的大动脉,使得南北再无天堑。有了南方财力物力支撑,北伐将指日可待!

柴仲瑜的具体步骤不过是照搬杨广的做法。先开凿通济渠,由河南荥阳始,连通黄河淮河。二期开凿邗沟、江南河,将都城洛阳和江南几个重要的城市隋朝最为重要的粮仓——山阳、江都以及余杭地区的杭州所联结起来。然后转向北完成永济渠。诏总征天下之兵,无问远近,俱会于涿。!这样完整的京杭大运河就形成了。

柴仲瑜费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将此三策条分缕析讲了个清清楚楚。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吕泽方早就由以前无脑的对抗变成了彻底的信服。他伸手试了试了茶盅的温度,招呼小太监换上温润的蜂蜜水,服侍着柴仲瑜润口。

沉默持续了半刻钟。高颎悠悠说道“公子真乃天人也!不过老夫对第三策有疑义。按照公子的设想,从涿郡到余杭途径六省,五大水系,乃前所未有之壮举。如若实现南北交通,国家如臂使指真正能够大一统,江山永固。”

“高相,你说了这么多,全是赞赏,怎么没有听到疑义啊”贺若弼看着柴仲瑜越看越爱,忙不迭跳出来解围。

“贺将军,听高相说完嘛。我对第三策也是不赞成的。”杨素捻着长苒。

“噢,那老夫倒是愿闻其详了。高相请继续。”

“如此大的工程,我粗略估计全长要在三千里之上。如要修成,征夫百万,耗时至少十数年,靡费已是天文数字。我们难以支撑,强自为之,有可能激起民变,祸乱重生。”高颎在说最后几个字的时候,都有点一句一顿的意味了。

“是啊如此举措,莫不是郑国渠否?”杨素言罢偷眼望向杨广。

“杨相,严重了。我不是郑国,这运河也非郑国渠可比。不过就算是郑国渠,也非坏事。如果不是郑国渠,哪有这关中沃野千里。秦王如何能横扫八荒,一同六合。”贺若弼笑着说道。

柴仲瑜突然感觉这老头挺好啊,可交!

“皇上,我献的是策。能不能做,何时能做,当然要量力而行。但做好的效果一劳永逸是没有问题的。诛心之论大家还是不要讨论了。如果大家觉得时机不对,我们搁后再议,还是说说前两条吧。”

“嗯,此话中肯。太子你意下如何?”杨坚问道。

杨广仍然沉浸在运河修成之后的幻想之中,千里碧波,船舶如织!这是他梦中的画面,这是他执掌帝国后的壮丽,这运河修定了!

“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杨广怎能拒绝如此大的诱惑!谁拦我,我必杀之!

咳,咳!

杨坚低咳几声终于将杨广拉回了现实!杨素也实时地将杨坚的意图重复了一遍。

“为商之人,心多巧枉,聚商之处,俗必淫霏”,这盐引之法应当无虞,但为了稳妥起见,儿臣想推荐一人主持此事,在扬州推行此法,将军粮北运”

“说,何人?”

“您的孙儿杨昭。他通经济,知民情,儿臣觉得他比较合适。”杨广言语诚恳。

“此事体大,为委托期间,还是你来吧,具体事务可交由杨昭协办。”杨坚深思了一会儿为此事定了调子。

“贺将军,这炒面之事,就交于你吧。军中有伙夫,就不民间征集了,所用所学皆军中所出。”

“微臣遵旨,只是这司马之事?”贺若弼问道。

“这司马之事,臣有更好的人选。”杨素迅速插话。

“谁?”杨坚问道。

“小公子啊。此战乃我大隋与突厥第一战,务必要打出声威,只能胜不能败!没有人比小公子更合适了。”杨素笑语嫣然地看着柴仲瑜。

“杨相,小公子乃天启之人,怎能身入险地,万一有虞……”高颎说道。

“皇上,臣倒有一个折中之法。将他父子二人皆入军中。由柴都尉照顾小公子即可,臣以项上人头担保,必护小公子周全。”贺若弼也是一脸笑意。

我勒个去,这群老头这是要我命啊。

“婆婆,婆婆”柴仲瑜赶忙向独孤伽罗求救。

“仲瑜啊,贺将军都如此担保,为国为民你还是辛苦一趟吧,读万卷书不若行万里路”杨坚面无表情。

“这……”独孤伽罗看着杨坚也没再争辩。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