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不客 第47章关于改革,关于老朱和老张的那些事

第47章 关于改革,关于老朱和老张的那些事

[关于改革,关于张居正,关于老朱此人,还有本人看待的历史。

多提一嘴,历史文嘛,必须是喜欢才热爱,爱之切之方才落笔肝之。有些话,前面二十万字正文里就删了下来,大概有几万字吧,可写到这里,想想还是不吐不快。

对于那些动不动一来就整上金手指、什么开挂的,整个坦克机枪,特种突击队那样,上演明代马卫国传奇那种。

或是什么三天收小弟拿下“铜锣湾”,一个月招兵买马,一年平定辽乱,两年就当公侯,十年荡清宇内,准备在明代征途星辰大海的历史“神经”文。或是出生就站在99米终点线前,一来就整个朱家王孙或是末代帝王什么的“自嗨”文。

当然,爽文同样也是小说,既然有人喜欢,那也无所厚非,但切记要尊重历史规律和生产力逻辑,太无脑也……也太辣眼睛,作者自己写的时候,眼睛不辣么?

这段插话是有感而发,不喜欢可以略过往下看。仅是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因此,若是再给马泽宇另外一种选择,朱家他是不会选的,出身就有烙印,你不可能和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宗亲,以及那些吃了自己朱家两百多年饭的士绅阶级做对抗,这是本位主义的原因,无关什么智慧和谋略,或是什么“开挂般”的远见卓识,都没用。

若你一意孤行,昨日之家仆,子夜携刀客,无穷无尽,身遭任何人都巴不得你有一百种死法。

看看无脑爽文倒是可以,若是哪天真重生于此,还是找找哪根绳子软些吧,大概率你还没有崇祯死得那样“体面”。

说真的,帝王智慧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崇祯也是个智商极高,后期也能将帝王之术运用得炉火纯青的人。上下几千年历史,论帝王能力,崇祯或许不是一代雄主,却也是个实打实的尖子生,毕竟是王朝末年,身在朱家,很多事他放不开手脚的。

哪怕是秦皇汉武那等人物生在朱家遇到这种局面,至多也是给历史留个前朝的长长“尾巴”,至多就比南明延续时间长点,可能二三十年,也可能四五十年,仅此而已,谁都拯救不了。

论治国之术,豆瓣应该能给崇祯皇帝打个7分以上。

很多人自以为后世的现代化教育就能让你拥有降维打击般的智力差,实则古人智慧一点不差,不说进士,随便一个举人都是一个省三年来最拔尖的那几十人,论智慧,清华北大复旦交通那些统招生都不能比,单一个三年一届的举人,个顶个都是保送生的水准。

且崇祯虽不是储君身份接班的,正经的帝王家学未能从小经习。可他的身边不乏顶级大家名师,个顶个的国士水准,比后世那些道貌岸然的国府教授什么的,强太多了,论教育,轻易甩你个清华北大一条街。

因此,还是别想太多。

生在利益阶层想着入阁拜相后改革弊政、疏通朝堂症结不行,生在朱家这也不行,若是去当马匪,劳资造反,行不行?

可以是可以,不过农民阶层造反,可以卷起风云之势,却从未有人坐稳政权。

当然,老朱是另类,千古奇男子!真正的草根创业,以“半”农民起义的身份生生打下来的江山。

那位老刘家的先祖刘邦嘛,不能以农民来论,其有吏职,明面上是县里一个村的主任兼治安大队长,背地里却是盘踞沛县的一方黑道老大,属于沛县一霸,比后世刘华强那种要强几个量级,可谓沛县地下组织部长。

老朱是真正开局一个碗,刘邦起家之时就能聚集一众县城名流侠客,不能算是草根创业了。

农民阶层造反,历史上无数次证明了,先天上就存有“缺陷”,在此不多言,我也是农民家庭出身,祖上三代获封村口乔木“镇守使”,党国钦赐“三等穷人”爵位。

其中底层农民群体的朴实与狭隘,自卑与自视,奋斗与内斗,真可谓贯彻了“贫则能依,贵则必戕”的道理。

挣扎了二十多年,年近而立,方才深切体会到其中意味。我热爱历史,算是略懂一点点明史吧,也能够体会到老朱大业功成后,为何会有那般狠辣,可农民阶层夺得天下,也有好处,就是骨气!后世中华亦是如此。

此文连载的同时,我也只是个刚刚上岸的连续创业者,无亲友之助,无贵人相资,兜兜转转八载光阴一晃而逝,其间几度跌落,怀疑人生。

经多年寒霜被社会反复毒打,才稍稍在一个大城市站住脚,有了些许产业,仅以微薄门面之营资活口,才能有时间关上灯,在寂寥的夜里用爱发电,照亮你我心中的历史微光。

那般岁月,至今记忆犹新。

可能看书多了,总感觉鲁迅附了身,日日长曰:“我大抵是病了,横竖都睡不着,这痛苦没得来由……”

于是,我去问医生。

医生说了,是穷。

惨淡的人生令我措手不及,无奈,只得一人怔坐床前,黯然看着床上的两个枕头,一个是我的,另一个,是狗子的。

楼上顽童甚皮,名字不知,闽南话听不懂,我唤他“小迈克尔·杰克逊”,真是夜夜苦于小迈克尔的惊人铁嗓,在一声声“熟悉”的凄厉痛嚎声中,萎缩在地下室的一角,真正反思起自己的人生,辗转失眠、精神萎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日日晨起掸去床头落发,苦叹今日无炊,于是面多加水,水多就……再加水。然后,我就真的病了……

那段时间,幸好贴吧广告不多,不然,我已命丧莆田老哥手里。

……有些事,唯有经历了,方知创业之艰,枷锁之深。

我不想贬低农民群体,因此,就这样略过吧。

单单以农民阶层推翻一个旧有统治阶层而言,若要想成功,必须得是“中间人”领头,即为那些在原有环境中,出身上层,却挣扎在底层,一身才华不得施展之人,才能领导此重任。

说起来,历史上有人说朱元璋也并不是纯色的农民起义,也是有原因的。

朱元璋从军时投身在地主郭子兴那里,历经“砍”坷。

任何时候,最开始想要出人头地,聪明无用,往往一往无前的勇气与决心方才是领导需要的,这之中,生就勇武过人的朱家老八表示:大哥,您放心,这两样,咱都有。死不可怕,咱就怕饿死!

砍不到头领,咱就砍小兵,砍不到小兵咱就砍杂牌,是金子总不会被埋没,是砍王就总能在一众甲乙丙丁之中,砍出一片风采。

出众的砍人技艺,加上鹤立于一众“无脑匪兵”之上的聪明头脑,老朱刚一加入公司,就凭着勇敢和四年佛家院校“自考”毕业的“高”学历,成为郭子兴团队里业务最恨的那个男人。

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差!——后世驿站的成功学里,在[我的奋斗]一书中提到。

于是老朱就被迅速赏识,从此人生的发展轨迹陡然攀升,他不仅当了经理,迎娶白富美(郭子兴养女),并随后带着发小一帮人,在滁州一带单独创业,开设分公司,还出任CEO,由此人生走向巅峰。

随后短短一两年时间,老朱四处征伐,凭借着过硬的砍人本领,招揽四方名侠,攥到不少业务方向迷茫的甲乙丙丁。在这之中,老朱遇到了一个人,准确的说,是一股势力阶层。

都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势力已经独立出郭子兴集团后,老朱本就彪悍的人生,借由这股势力的垫脚,顺着元末农民起义的“风口”,老朱,真的飞上天了……

在很多龙某人,还在大喊“键”来!的时候,老朱在他二十八九的年纪,就是一方坐拥雄城、领兵十万的起义军统帅,且短短几年就能达到这个成就,连小说爽文都不敢这样写,但老朱真的做到了,并且,往后的人生也在一路开挂!

他很快拿下了滁州,继而攻下金陵(南京),在此过程中,他已经完成了农民起义向军阀割据的过渡,在他成功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众江淮地主的支持。

从这个时候开始,朱元璋所率领的军事集团,背后代表的就是地主阶级的利益了,朱元璋本人也成了地主阶级的代言人。这也是很多历史学家质疑朱元璋农民起义身份的原因。

但认真说起来,国内国外、两种意识形态起家时都是如此,从来都是一个新兴阶层打败一个旧阶层,而从不是哪个底层群体真正打败了上层权贵,历来都是如此。当然,底层人不管许多,不光谁坐庄,只要日子过好,吃饱穿好,公平能找就行了。

但在此,真的要表扬表扬老朱这个人,和,他所做的那些事。

不得不说的是,经历元朝近一百年的混乱无序,从开局一个碗,到成就一番帝王霸业,完成宋太祖、太宗一直以来,心心念念都未能完成的秦汉盛唐之大一统功业,其定鼎汉人正朔,再造华夏大一统的煌煌功业,无论后面的满清皇帝如何恶意抹黑,都是不能掩盖的。

其个人勇武刚毅,铁骨铮铮的血性也注入了后世中华子孙的血液里,中山先生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最早就是朱元璋提出,并定为建国立业的国本,这也深深影响了后代的明朝皇帝。

终明一朝,自开国以来,一直恪守祖训,对外奉行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逢侵必征,遇辱必偿的铁血对外政策,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能定为万世国策的开国皇帝,只此一位!

这就是我前文所说的,骨气!

论出身之寒微,立业之功高,自封建时代的数十位开国皇帝之中,亘古未有,无人能比朱元璋更像是草根的终极逆袭。

太祖起家投军之前,身无完衣、家无片瓦,是真正的赤贫户出身,乞丐来家都要抹眼泪,流贼入室都要扔下两个铜板,真可谓昼夜风嚎,贼小避入,比家里还要差好几个级,比亭长出身,既是社区主任兼治安队长,又是县城黑恶势力之首的汉高祖刘邦,远远差的多。

可他却能一路开挂,终结乱世,以四十岁的年纪便白手起家,一世功成!

在登基称帝后,短短几年如摧枯拉朽般迅速荡清北元的残存势力,收复燕云十六州,挺兵大漠,逐元扫夷,再造汉族大一统,远近四夷皆臣服,其成就之伟岸,堪可比肩汉高祖、唐大宗,无疑对得起伟人所说的千古一帝之称绩,这点是不用质疑的。

至于他晚年对待文武功勋干的那些事,残暴是真,刻薄是实。但朱元璋以身作则,劝诫子孙后代节俭持家,与民修养,且他重惩贪官,严治腐败的例子也不少,连皇族亲贵都不能豁免,说他爱民这点,也不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晚年的施政举措,在后世的史料中大多残缺,且受限于历代统治者个人的喜恶,或褒或贬,大多没有正面评价,但可以知道一点,就是朱元璋干的那些残暴事,哪一个是跟你我这种底层民众相关的?

不都是针对上层官僚阶级、跋扈权贵,这种出身底层,关切农民利益,为民谋福祉的开国皇帝,如果真被抹黑的那么惨,一张马脸画像都有人信,把他编排成这样,真的好么?

……

咳咳…扯远了,不然说多了,回头还得删,说回张居正吧。

很多人想知道,张居正到底伟大在哪儿?

他不就是一个首辅,一个完成“一个亿”小目标的大明最强打工仔么,而且历史上,他最后也未成后世人们心中的圣人、完人。更有不少臂力惊人的抬杠专家,还说他机谋弄权、不择手段,打击异己,且挟宠自持,乃为权相。

要我说,张太岳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敢于真正将“四为主义”主义价值观实践于实处,是真正的舍身谋国、为国为民。

要知道他所做的事情,那可是一个人面对整个世界,真正的单枪匹马与整个大明士绅阶层对弈,且不惧风险,在经历三朝尔虞我诈的政治博弈后,已是位居首辅,且身为帝师深受帝眷,可谓一人之上万人之上的强势权相,可他仍能不忘年少初心,面对着脚下历代宰辅从不敢涉足的“利益黑洞(人口一直增加,田地也在增加,可税收还愈加少了)”。

他义无反顾,纵身就跳进了“改革”这道深不见底的深渊之中。

可谓舍家忘身,为国事鞠躬尽瘁。

这种人,作为罕见地创造出历史奇观,亲手表演大明“医学奇迹”的缔造者,无愧于大明“那个男人”之称谓。

真正的无双国士!

唉,可惜……

张居正的改革是蛮有成效,清理出了大量土地和人口,原本万历时代张居正主政的前期是个不错的国力上升期,其国势一直绵延至万历中期。

这期间,若从他在万历他爹时期,担任隆庆朝的次辅算起,这二三十年的时间,明朝在文化、经济、人口,军事上,都达到了历史上的小高峰,人口直接逼近一亿六千万大关,一度让人看到了百年未见的盛世景象,后代史书更是誉为——“万历中兴”。

经济上,张居正时代不但解决了自嘉靖以来,明朝的财政赤字、国库亏空、公务员及边地将士连年欠饷等问题,其更大的贡献,是解决了两百年来,士绅阶层隐瞒土地藏匿人口等问题,使国库是充盈了不少,一千多万两白银入了库,另还有谷支十年的存粮(一个亿小目标)。

政治上,他实行“考成法”,淘汰并惩治了一批官员,使得朝堂风气大清,提拔了不少敢于做事的官员。

军事上,明朝中期四大名将在驰骋疆场的晚年,恰好遇到了时任宰辅的张相,四人的背后多有张相的助力,内外文武和睦,朝堂吏治清明,国家财力充沛,边关武德亦是“充沛”。

他选用戚继光镇蓟门(今河北迁西县西北),用李成梁镇辽东(今辽宁辽阳),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三千多座,加强北方的防备。那时的北方草原势力,根本不敢向南觊觎。

他还在边疆实行互市政策,此举不但解决了边地长久以来的抢劫风气,还能运用经济政策,拉拢不少异族依附,如封俺答(北方蒙古首领)为顺义王,在大同、宣府、甘肃等地设立茶马互市,保持贸易往来,此举受到域外异族大大称赞,长久没有犯边之举。

且互市使明朝在马匹采购上,成本大大降低,同时解决了太仆寺往年高昂的种马采购问题,使太仆寺积蓄金四百余万。

但一切的一切,随着张相一死,其制度也就人亡政息,没能继续维持。

刚掌权的万历皇帝年轻啊,年少雄心,逮到不服气的异族就要干仗。

反正钱是老师攒的,花起来不心疼,如此大好局面,如此充裕的国家财政,后面还是让万历皇帝在三大征中,将明朝积攒了十年的家底,一把梭哈了。。。

ps:此章很长,不是正文,感谢大家的耐心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