郤克见国佐向自己行礼解释之后,既不生气拒绝,也不作任何回答,只耐下心抬头来看着初升日头,数着时刻,等待大朝。此时的郤克既不说话又不离开,见他站在当下定定地望着天上的日头,目光深邃又坚定,早晨太阳金色的光芒照耀着他,棱角分明的国字脸上满是镇定自若的神情,一切都仿佛胸有成竹。孙良夫、季孙行父和公子首看着郤克,在这三位加起来超过一百五十岁的人心中突然产生了一些变化,好像一直踽踽独行的人突然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大哥一般,既有了伴儿又有了底。他们三人见郤克不离开,也都忍住自己内心的愤怒,也定定地站在当下。当然,对于国佐等人的解释,他们自然也不去理会,只看着郤克见机行事。
国佐见郤克他们完全不去理会自己,本就没有多少的底气,现在被冲得一干二净。这位耿直的齐国老臣心中为齐国的命运担忧,心中乱如麻,一会儿是先君的遗命,一会儿是齐国的前途,心跳加速之下两腿发软,一旁的邴夏、晏弱等人见状,忙上前扶住这位无奈的执政,从人群中逃离一般,走到十几步外的空旷处,让他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国佐无力的任由邴夏和晏弱搀扶,离众人稍远之后,强打起精神对邴夏、晏弱、陈稚说道:“三位大夫,今日这个情形你们也都看到了。那郤克这会儿虽然没有发作,但自昨日至今连番受辱,若是常人必然大闹一番回国。你们看他却镇定自若的样子,此人城府、气度绝非常人可比啊,得罪这样的人,齐国危矣!”
邴夏自然知道这事实在是齐君无野的胡闹之举,但是他不似国佐,虽然忠心却少见识、乏口才,心知不妥却也没能劝谏,而且国君也不是那听劝的人,邴夏自己也无奈的很。这时见国佐被气成这样,说出这样的话来,其意自然是指自己这位国君近臣、信臣不能劝谏,他素来忠厚,见执政说的在理,到对他的责备没有生气,虽然自知无奈却也能忍受下来:“国守责备的很是,我等没能劝谏公侯,事情闹到这般,实在是有负国恩!”
国佐当然对邴夏他们有气,自己虽然是执政,但是国君不信任,邴夏却是近臣,于公侯又有救命之恩,他也不去劝阻,闹到这个地步,怎能令国佐不生气。但是国佐知道,邴夏身处齐君左右,执掌宫中宿卫等事,对于宫中的执事、寺人等都有指挥之权,一会儿自己还要让他帮忙传话给宫中各处,所以此时见他自认有错,知他忠厚,也就不好过分苛责于他一人,便挣扎着要抽开邴夏扶着自己的右臂,却因自己委实没力没抽出来,只好看着邴夏,出言拦住邴夏自责的话:“邴子不用自责,此事非一人之过。但是,现下我等要想弥补,还有赖邴子,希望邴子勿辞!”
“国守尽管吩咐,夏定当遵命!”邴夏紧握国佐的右臂回道。其实,邴夏以前对国佐从心里讲是还有些抵触的,邴夏从齐君幼时将他捡回照顾,到今日已近二十多年,自认对于国君的忠诚、爱护当算得上是齐国第一份的。因而,对于自恃是国氏宗主、齐国执政的国佐,他觉得国佐身份高、太过骄傲,时不时地连国君都要顶撞教育一番,每每见此,邴夏心中都如护崽的母鸡一样生出些不快,久而久之就对国佐有了成见,对他也不很亲近。但此时,邴夏见国佐对此事十分重视,自然知他首先是为了齐国,不希望因国君一人犯错而导致诸国伐齐,令齐国举国遭殃。但他为国交瘁、为此事上心气急如此,邴夏明白他当然也是为了先君顾命之托、也是对国君的尽责,心中便认可了国佐的一片苦心,若不是身份差距他心中倒是起了引为知己的念头。想明白这些,邴夏自然心甘情愿的答应国佐的安排。
“好,如此甚好,邴子,那就有劳你即刻遣宫中寺人传知今日大朝的各处执事之人、侍奉寺人等,今天若有一人在大朝之上笑出声来,或者有任何失仪之处,不管是谁来求情,就是公侯阻拦,我国佐也一定杀他全族!”平日的国佐虽然严厉些,但是对人还是温和地,尤其是对待下属,从来都是以礼相待,很少听见他喊打喊杀。今天乍听国佐一口气说完这等狠话,身旁的晏弱、陈稚看了看扶着的国佐,仿佛不认识一般,见他脸上带着杀气,他们心里也不禁生出些寒意,知道果然为君为宰者都要有些杀伐之气。
“诺!国守放心,邴夏这就去办,若今日有一人失仪失笑,不用国守动手,邴夏便代公侯杀他全族!”为了国君邴夏什么也豁得出去,放开国佐,冲着他正面一揖,昂然一声答道。说完便转身离去,召集身边寺人,让他们去传示各方。那些寺人一听邴夏吩咐躬身应后便迅速离开,向宫中四处疾走而去。聚集、应答、离开,这些寺人们走时竟然似毫无声响一般,足见邴夏平时对于宫中的管束确实甚严。
国佐见邴夏离开,又强撑着身子站定,松开晏弱和陈稚搀扶自己的双手,对他们二人吩咐道:“晏子、陈子,你二人是大朝执礼,维护大朝秩序也是你们分内之事,你二人现在便去告知参与大朝的诸卿、大夫、士,今日万不可在朝堂之上失礼。轻重厉害,你们两人都知道,他们自然也都知道,不用与他们多说,只如此吩咐就行。”国佐说完见他二人要转身离去又补充了一句:“一定要快!”
“诺,谨遵国守之命。”晏弱和陈稚当然知道厉害,今日一旦有差失,不过是国亡族灭罢了。加上他俩失大朝执礼,到时候要追责别人没事儿、他们也是跑不了的。因此晏弱和陈稚十分上心,答应了本来转身要走,听国佐又吩咐要快,便又驻足应声。趁着这时,晏弱小心翼翼的问道:“国守,那高守那边怎么办?还需要我二人告知吗?”
国佐知道高固素来胆大,昨日竟做出有意出四国使者的洋相的事儿来,今日大朝若见到齐君的这般安排,他性格粗鄙,定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笑个前仰后合。虽然国佐素日看不上高固的为人,但他好歹是国之二守,也是齐国执政,久掌军旅,在国内威权也是很重。因此,晏弱、陈稚这样的上大夫说话,他定然不会去理会,看来还得自己去跟他说才行。恰这时,宫门外一群军中大夫簇拥着一身朝服的高固走进宫门。国佐向晏弱、陈稚二人一挥手,示意他们快走。他二人会意,知道国佐要亲自嘱咐高固,这场面不适宜他二人在场,一个说反了,俩人争执起来,国佐、高固脸上必然难看,有外人在场会很尴尬,便转身迅速向桓台底下群臣聚集处走去。
这边,国佐定了定神,向这边走的高固迎上去,高固倒是平素很尊重国佐。他十分看重族属门第,高氏与国氏一样都是天子同姓,与齐国上下公族及其他就封时的旧族都不是一个姓的,在他眼中什么公子、公孙、公族、公姓,他统统瞧不上,只是对于国氏一门,他从心中有亲近的感觉。而且,高固他本人虽然是武夫,性格也粗鄙,但是对于一心为国、素来持重敢谏的正直大臣,他心中也是敬佩的。因此,虽然国佐看不上自己,可在高固心中国佐这个比自己大十多岁的执政上卿倒似是个老大哥一般。这时见他一脸凝重冲着自己走来,知他定然有事,因此一个眼神示意之下,跟在他身后的那些军中大夫便转身离开,他自己则冲着国佐快走了几步。
国佐见高固迎上来,若照往日自己必然先要与他见礼,但今日事情实在是太突然、太糟心,便不待高固行礼、也不斟酌用词了,抢着直言说道:“高守,今日大朝,还请你多多忍耐,万不可失仪!”
自己还没来得及行礼就被国佐打断了,上来又告诫自己不要失仪,高固一脸懵,心想这平日稳重的老大哥怎么了,莫不是有人拿昨日来他这说事儿了?高固性格直率,平日很看重国佐对自己的看法,因此着急的反问道:“国守,昨日之事我也不是有意要闹成那个样子,国人爱看热闹,这您是知道的,我也不好用强驱赶……”
“不是昨日之事,高守,我说的是今日!”没等高固解释完,国佐便出言打断。
“今日?今日何事?”高固更是一脸懵了,他自昨日庙见回府,心中得意自己白天在临淄城导演的这一出戏,便叫来军中的大夫一起饮酒,大醉之后便睡去,早上醒来便直接来宫中,他也不知道齐君的安排。
“高守不知?你看那边!”国佐还以为是高固帮着齐君找的人、安排今日这一出,见他面上真诚好像确实不知情,便指着不远处四国使者和傧相站立的地方向高固疑惑的说道:“那难道不是高守找的人?”
高固刚一进宫门便被国佐拦住责问,哪来得及向里面走去,此时顺着国佐所指的方向看去,见四国使者站立在前,另有四位傧相紧贴使者侧后站立,这一看,秃头配秃头、驼背配驼背的,真比昨日还稀奇、好笑,他正要笑出声,却听国佐在前面一声低吼:“高守!”
高固此时才明白过来为啥国佐这么生气,原来有这么一出安排,昨日自己压着车速出了四国使者的丑,他今日怀疑这一出也是自己帮着国君安排的,怪道的他上来便要问罪自己。高固敛起笑意,向国佐一揖正色道:“国守,今日之事确非固之所为,固也确不知情。”高固虽然是莽夫,但是他也知道这可不是昨日自己压着车速在城内出四国使者的丑一样,自己毕竟是强忍着笑没有回头看过一眼,而且人群自发上来的,也不是我高固安排他们跟着的,所以再怎么说自己那样做,四国使者找不出好的理由来问罪。可是大朝之时侮辱使者,若没有国君的授意和安排,那个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如此做?这是个什么罪名啊?一旦传出去被天下耻笑齐国不知礼数不说,搞不好就会被天下诸侯群起攻之,那时候亡国灭种之危、举族倾覆之难将会接踵而至。高固自认虽然胆大,但是还没有大到这个程度,因此才正色向国佐解释。
国佐见高固确实不知情,知道错怪他了,心下谦然,向他揖身回礼道:“高守既不知情,那是佐孟浪错怪了,望高守万勿介怀!”见高固一笑释然,知他直爽好笑,怕他在大朝之时笑出声来,心中又忍不住提醒道:“高守,大朝之时,可不敢失仪啊!”
高固见国佐那斑驳的脸上满是紧张兮兮的神色,心下好笑,但知他是好意,便躬身应道:“国守放心,固知道厉害!”